ID: 22667035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随堂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755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第十一,单元,社会,随堂,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可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维持了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下列属于洁净燃料的是 A.煤 B.秸秆 C.氢气 D.石油 3.“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制造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 B.羊毛 C.铝合金 D.氯丁橡胶 4.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下列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碘 B.钾 C.硒 D.氟 5.2022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将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利用风能发电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 6.“可燃冰”开采中,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空洞 B.酸雨 C.温室效应增强 D.白色污染 7.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中,合理的是 A.婴幼儿缺钙可引发骨质软化症 B.为了补充维生素,可大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C.消毒杀菌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 D.碘酊可用于除眼睛外的任何伤口 二、实验题 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用不同燃料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分别在图甲所示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铁粉、红磷(均足量),电加热引燃。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和图丙所示。 (1)温度传感器显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温度均 (填“升高”或“降低”)。 (2)待铁粉熄灭并恢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原水面上方容积的 。 (3)分析图乙、图丙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速率更快、更彻底的是 (填“铁粉”或“红磷”) 。 三、科学探究题 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展开了如下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调查燃烧的价值 (1)同学们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翻阅资料、社区调查、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调查发现社区的家庭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做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实验】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①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 ②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实验分析】 (2)图甲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方面是提供热量,另一方面是 。 (3)通过对比图甲中 (填序号)处的现象,可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通过图乙中a处的白磷燃烧,b处的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交流讨论】 (5)图乙中a处白磷燃烧后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Y形管内的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白磷的着火点升高 (6)实验小组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探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图1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图2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C.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任务三:调控运用燃烧 打铁花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焰火表演艺术。其原理是将生铁烧至熔化成为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四处飞溅的耀眼“铁花”。 (7)烧铁水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燃着的焦炭中鼓入空气,其目的是 。 【拓展应用】 (8)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