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分层作业 1.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有 ( ) ①膀胱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A.③⑤⑥ B.①②⑦ C.④⑥⑦ D.①⑥⑦ 2.人体排出多余水分的途径有 ( ) ①分泌唾液 ②排尿 ③出汗 ④呼出气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B.③的作用是储存尿液 C.②可以输送尿液 D.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在②处被重新吸收 4.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会被重新吸收,这一过程发生在 ( ) A.② B.③ C.④ D.⑤ 5.下表为某人的尿检结果,此人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项目名称 结果 参考值 葡萄糖 - - 蛋白质 +++ - 红细胞 - - pH 5.8 5.0~7.4 注:“+”表示有,“-”表示无。 A.膀胱 B.尿道 C.肾小球 D.肾小管 6.下图表示尿液形成的过程,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肾小囊,乙是肾小管 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C.若乙处发生病变,则B中会有蛋白质 D.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会减少 7.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4和5构成肾单位 B.2是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C.3与1相比,3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6与5中的液体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 8.为探究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量,向某健康人静脉注射物质X后,测定物质X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注射到血浆中的物质X全部过滤到原尿中,且不被重吸收)。若该健康人每天排尿约1.5升,则每天形成原尿约( ) 血浆中 原尿中 尿液中 物质X(克/100毫升) 0.01 0.01 1.2 A.150升 B.180升 C.1.5升 D.120升 9.肾单位(如图)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进入肾小球的血管是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是小静脉 C.通常情况,肾小管重吸收作用能吸收全部无机盐 D.若在尿液中检测出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10.如图为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在人体中形成及排出的途径是:①→②→③→④ B.人体形成的原尿远大于尿液,是因为②的重吸收作用 C.尿液形成后会在①中储存待排出时经③和④排出体外 D.肾静脉中尿素的含量较少,因此其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11.希望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电线制作了右图所示三种血管的模型,①是红色电线,②是细铜丝,③是蓝色电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此模型模拟体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血流方向是①→②→③,则模型中①模拟的血管内流动的是 血。 (2)若用此模型模拟肺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①内流动脉血,则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方向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12.下表中的甲、乙、丙代表正常人肾脏内的三种液体,下图是人体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问题: 物质 甲 乙 丙 蛋白质 √ × × 葡萄糖 √ √ × 尿素 √ √ √ (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②]肾小囊、[ ]肾小球和[⑤] 等部分构成的。 (2)如果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 (3)液体乙是 ,该液体存在于图中所示的结构 (填序号)中,这是血液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后形成的。 (4)液体丙为 ,液体乙流经⑤时会发生 作用,液体乙中的全部 、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 (5)①内为 血,⑥内为 血;与①相比,⑥内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显著 , 和 的含量更加符合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13.(综合实践项目)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