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3.4.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分层作业 1.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A.二氧化碳减少 B.尿素减少 C.尿素减少 D.蛋白质增加 2.人体排尿的意义不包括() A.排出废物 B.调节体温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人工肾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人体肾脏的() A.滤过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分泌作用 D.维持酸碱平衡作用 4.长期憋尿可能导致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A.胃炎 B.胆囊炎 C.膀胱炎 D.阑尾炎 5.人体排尿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B.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C.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促进血液循环 6.从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差异,分析肾脏是如何对血液进行“净化”的? 7.简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8.某生物小组以健康的成年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药物X对小鼠尿液形成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含药物X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分别收集两组小鼠的尿液并记录尿量,结果如下表: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甲组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 (2)乙组小鼠尿量明显增多,可能是药物X影响了肾小管的_____功能,使_____减少。 (3)如果进一步检测两组小鼠尿液中的成分,发现乙组小鼠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推测药物X还可能对_____造成了损伤。 9.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并回答问题: (1)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大幅降低,这是因为_____。 (2)尿液和肾小囊中液体相比,葡萄糖含量为0,尿素含量升高,这分别是由于_____和_____。 (3)假如某人尿液中出现较多蛋白质,可能是肾脏的_____部位发生病变。 10.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脏的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原因是什么? 11.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哪里()?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 12.关于尿液的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液的排放是间歇性的 B.尿液的排放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尿液的排放仅依赖于膀胱的收缩 D.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1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不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的物质是() A.大分子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14.下面是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及含量(单位:g/100mL),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中蛋白质含量微量,这是因为_____。 (2)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这是因为_____。 (3)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比原尿中高,原因是_____。 (4)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发生了病变,也可能是_____分泌不足导致的。 15.为探究尿液的形成过程,某生物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取一个透析袋(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将其一端扎紧,装入含有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尿素、氯化钠的溶液(模拟血浆),系紧透析袋另一端。 把透析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观察一段时间后,检测烧杯中液体成分。 然后将透析袋内的液体倒入另一个容器(模拟肾小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氨基酸、氯化钠等物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该容器内剩余液体成分。 (1)推测烧杯中液体成分可能含有_____,原因是透析袋模拟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作用,能让小分子物质通过。 (2)第二次检测容器内剩余液体成分时,发现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含量大幅减少,这模拟了肾小管的_____作用。 (3)若人体肾脏出现病变,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蛋白质,原因是_____。 (4)请说出排尿对于人体的重要意义。 【答案】 1.B 2.B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