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7550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4.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日期:2025-04-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575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尿液,教学,教学设计,排出,形成,七下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课题名称 3.4.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河北少年-出卷网-(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本部分内容是对人体泌尿系统知识的深化,承接了上节泌尿系统组成的知识,为后续理解人体废物排出及内环境稳定奠定基础,在人体生理知识体系中起着关键过渡作用。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河北少年-出卷网-(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章第二节。教材涵盖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涵盖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等关键生理过程,通过图表对比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助学生理解尿液形成机制。教材还介绍肾透析、肾移植等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医学前沿,认识健康生活对泌尿系统重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尿液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泌尿系统各器官在尿液排出中的功能。 难点:理解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原尿和尿液成分变化及原理;阐述肾单位结构与尿液形成功能相适应特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人体生理知识有一定好奇心,但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他们已了解泌尿系统组成,对本节课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于尿液形成微观过程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结合直观手段辅助教学。 学情目标 生命观念: 阐述尿液形成和排出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意义,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 科学思维: 分析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变化数据,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图表、收集资料,提升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 态度责任: 关注泌尿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认识人工肾,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健康影响。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变化,尿液的排出及作用。 2 理解尿液形成和排出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性。 探究能力 通过通过观察图表、收集资料,提升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关注泌尿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认识人工肾,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健康影响。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结果展示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温故知新回顾旧知,激情导入引发兴趣,阅读思考和新知探究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收集资料与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课堂练习巩固知识,课堂小结梳理内容,作业布置强化应用,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固知新 【回顾旧知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泌尿系统的组成,哪位同学能来回忆一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呢?”展示泌尿系统组成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 思考并回答问题,如“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巩固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激趣导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把体内的一些废物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那么,尿液是怎样形成和排出的 ” 认真倾听,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 从熟悉生活场景引入,激发兴趣与好奇心,自然过渡到新课。 寻证据·阅读 【阅读思考】“展示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含量图表,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提问 “血浆、原尿和尿液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