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8145

8.1 认识生命 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 七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2024年统编版)

日期:2025-04-0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65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上册,统编,2024年,道德与法治,认识,七年级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学科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认识生命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依据】 总目标: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学段目标: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绘制属于自己的生命树、分享生命中的重要仪式的物件以及生命中的重要时刻等,理解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明确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通过寻找生命接续、精神传承的印记等,理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知道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通过寻找“把生命活成一束光”的人和故事等,懂得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进而感悟自身承担的任务和肩负的使命,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健全人格。 教学内容 1.课标依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的主题围绕“成长中的我”展开,本框“认识生命”属于“珍爱我们的生命”的相关部分,体现了 2022版新课标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主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的相关内容。 2.教材分析: “认识生命”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本框主要阐述了应当如何认识人的生命这一问题。一方面,认识人的生命,需要理解人的生命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人的生命需要明确生命具有独特性、不可逆性、有限性、肉体生命代代接续、精神生命不断传承等特质。学生应认识到人类不只有肉体生命,知道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精神生命是人的生命独特性的体现,可以不断传承,审视个体生命在人类生命接续中的价值,培育珍爱生命的态度。 3.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情况看,初中学生有了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开阔的眼界。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学生已经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但是其心理发展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受自身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容易产生困惑,甚至会出现偏差。本课内容对于引领学生对生命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安全观、健康观和幸福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有助于初中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生命的关系,科学理解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涵养学生感恩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底色。 4.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知道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懂得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过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 1.PPT呈现一组图片:婴儿、儿童、中年、老年、种子、嫩芽、小树、大树、凋零的树、红领巾、一块奖牌等 2.引导学生从中挑选2-4张你认为有关联的图片,确定系列图片主题。 3.提问:你会如何选择呢?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4.PPT呈现四组不同主题的图片组合:《人的生命历程》、《树的一生》、《希望》、《成长》 5.教师揭示共同的主题———生命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自定主题组合图片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的痕迹,让生命这样抽象的话题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与此同时,学生在观察、挑选、组合图片的过程中,对生命的一些特质,例如有限性、不可逆性等会形成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情感上、认知上的铺垫。 (二)新课教授 板块一:假如生命是一棵树 教师活动 1.PPT呈现一组有关生命的名人名言,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课堂活动①:假如生命是一棵树———绘制自己的生命树 活动要求: 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生命树的样子去绘制; 预测你的生命长度,在时间刻度上标注你的生命时长; 标注你的生命中的关键时刻及事件; 挑选一件你的重要仪式的生命物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