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8979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科技之光 能力提优卷 (含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46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 cover
第二单元 科技之光 能力提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初见鲁冰花,惊喜有加。它的模样很独特,有些像剥皮了的彩色苞谷,也像沙丘上并着前爪站立,东张西望的沙漠鼠。它,原产于北美地区的温带沙地。我觉得,它应该属于沙漠植物。“鲁冰花”是它的别称,它的真名叫“羽扇豆”。奇怪,它与豆有何关连 是指它所结的芓儿吗 它明明是花嘛,还是叫鲁冰花顺嘴,也有诗意。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   ②“  ———应改为“  ——— (2)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4分) ①模样(    )   ②剥皮(    )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C.《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体裁属于科普散文。 D.说明文按被说明的对象分类,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时间的脚印》属于事理说明文。 3.在《经典常谈》阅读分享会上,一位同学引用一位教授的话说:“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请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对“经典常谈”这个标题的理解。(6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6题。(15分) 茭白:真菌青睐的美食 焦郭晋 程景民 ①苏州有这样一个谜语:“远看一棵草,近看大肚皮阿姨。”谜底就是茭白。茭白可谓是苏州的代表蔬菜了。 ②茭白白净如玉,形体丰腴,口感与鲜嫩春笋类似,是著名的水生蔬菜。茭白喜温喜水,对水肥条件要求极高:既要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又需土层松软、土壤肥沃,也只有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方能养活它。 ③茭白原产于我国及东南亚,但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我国和越南。《尔雅》中言:“邃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这便是对茭白形体与味道的形容。《尔雅》成书于秦汉之际,由此可见秦汉间已用茭白为菜,茭白可谓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 ④茭白与菰同属一个词条,菰与茭白的关系,用“前世今生”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菰,又称苽、雕胡、菰粱。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而且是地地道道的“官粮”,仅为王室食用。《周礼》中就将菰与稻、黍、稷、粱、麦合称为“六谷”。菰花期长,结的果实分批次脱落,方便摘取,唐代人也常拿菰米代替米面食用。从盛唐李白的“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到晚唐皮日休的“雕胡饭熟醍餬软,不是高人不合尝”,都曾津津乐道过一碗菰米饭。但是受到黑粉菌感染的菰,不能再抽穗开花,反而将茎部“感染”成纺锤形肥大的菌瘿。江南人将这种菌瘿采食,发现其鲜嫩爽滑。没想到菰虽然被真菌感染,阴差阳错却得到了如玉似脂的茭白,为人间再添一美味。因为这一美味的发掘,宋后菰米渐渐被人抛弃,迎来了茭白的兴盛。因为种植习惯,上市的茭白可以从初夏一直延续到深秋,可以说,陪伴江南人度过夏日的,莫过于餐桌上那一味茭白了。 ⑤江南食不厌精,可茭白并不只是美食家袁枚笔下的“炒肉、炒鸡具可”“酱醋炙之,尤佳”,其药用及营养价值也非同小可。《食物本草》中记载:“茭白,味甘,冷。去烦热。”又云,“主五脏邪气,胃肠痼热,心胸浮热,消渴,利小便。多食令人下焦冷,发冷气,伤阳道。不可同蜜食。糟食之甚佳。”另《湖南药物志》和《福建药物志》记载,茭白亦可“催乳”、治“小儿高热,麻疹高热不———。 ⑥茭白营养价值丰富,不仅含糖类、有机氮、水分、脂肪、蛋白质、纤维、灰粉,还含有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茭白还含有丰富的有解酒作用的维生素,嫩茭白更是味道鲜美,并能提供硫元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