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怡情养性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1984年奥运会上,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沉寂多年的“0”纪录。 ②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0”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巨令,蘑菇云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 ⑤这其中,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0”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0”,涂上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③⑤①④② B.①④③②⑤ C.③②⑤①④ D.①④②③⑤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6分) 登上山顶后,美妙的景色和鸟鸣在面前铺展开来。首先 眼帘的是石兰灌木丛,这些灌木生长得很浓密,里面不见一点空地。远处则是层层叠叠、轮廓秀丽的山脉。这片土地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令人惊叹:高大的山峰 在一处,其间有闪亮的河水流淌,河流在岩间勾勒出高底不平的起伏,却没有一处突兀的岩角,一切仿佛用砂纸细细打磨过一般顺滑,让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 ,才能造就这地形、这岩石、这植物、这动物、这气候 (1)文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灌(guàn) B.廓(guō) C.淌(tǎng) D.勒(lè)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 A.浓密 B.层层叠叠 C.高底不平 D.顺滑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映入 簇拥 随声附和 鬼斧神工 B.进入 拥挤 叹为观止 巧夺天工 C.映入 簇拥 叹为观止 鬼斧神工 D.进入 拥挤 随声附和 巧夺天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登上山顶后,美妙的景色在面前铺展开来。 B.登上山顶后,悦耳的鸟鸣在耳边回荡。 C.登上山顶后,美妙的景色、悦耳的鸟鸣,在耳边回荡,在面前铺展开来。 D.登上山顶后,美妙的景色在面前铺展开来,悦耳的鸟鸣在耳边回荡。 5.古诗文填空。(5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胡为乎中露 (《式微》) (3)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子衿》) (4)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朱自清散文式的语言使得《经典常谈》生动活泼,读之酣畅。请结合阅读,将下面的阅读任务单补充完整。(6分) 《经典常谈》阅读任务单 内容呈现 我的批注 《说文解字》篇,作者先从民间流传的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写起:“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 (1) 《战国策》篇写苏秦游说秦惠王而遭冷落,“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 (2) (续表) 《经典常谈》阅读任务单 内容呈现 我的批注 《诗经》篇写诗的源头:“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 运用很规范的白话文,并纯熟地在文中运用口语,让经典具有亲和的力量 7.古诗就像一朵奇葩绽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