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9382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9908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PPT,24张,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单元
  • cover
(课件网) 探索乘法奥秘,构建数学基础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 目录 1 教 材 分 析 2 学 情 分 析 3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4 教 法 和 学 法 5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6 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 图形与几何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通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教 材 分 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1、例2 表内乘法(一) 乘加、乘减 例5 5的乘法口诀 例1 解决问题 例7 6的乘法口诀 例6 2~6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 例2~例4 单元教材分析 1 单元教材分析 纵 向 分 析 加法的意义 一年 二上 三上 二下 六上 五上 四下 四上 三下 表内除法(一) 表内除法(二) 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四则运算 小数乘法 分数乘法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二) 乘法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学习表内除法、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除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学 情 分 析 “乘法”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学习内容,但是学生已学习了100以内加法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的经验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和数学认知策略,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乘法,有的甚至还会背乘法口诀,但真正把加法与乘法勾连,理解乘法的意义,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基础,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2 1 3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 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读法和写法。 创设情 境法 引导观察法 直观演 示法 游戏互 动法 教 法 学 法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利用游乐园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授课做铺垫。 第一环节:游乐园视频导入 教 学 过 程 第二环节:感知相同加数的特点 【设计意图】在情境图中学生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后面让学生感知相同加数连加的特点埋下伏笔。 1.出示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图中数学信息、提出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教 学 过 程 2.感知相同加数连加的特点。课件出示三个算式的对比图,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发现加法算式加数相同的特点,引出“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引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 学 过 程 第三环节:初步学习乘法 1.学习乘法算式的意义。 以第三个加法算式2+2+2+2+2+2+2=14为例,引出2×7=14或7×2=14,认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总结出把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关键在于要找到相同加数和加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