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9386

人教版八下期中模拟卷(A卷·基础巩固)(测试范围:八下5-7章)(原卷+解析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44988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下,人教,原卷,5-7章,范围,基础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中检测卷(人教版) A卷·基础巩固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下5-7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四大区域中,其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2.乙区域和丙区域划分界线的确定,其主导因素是( ) A.人口、民族 B.经济发展水平 C.气候 D.地势 3.甲和丁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分别是( ) A.高寒、湿润 B.炎热、干旱 C.炎热、湿润 D.干旱、高寒 【答案】1.D 2.C 3.D 【解析】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青藏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读图可知,甲地区代表西北地区,A错误;乙地球代表南方地区,B错误;丙地区代表北方地区,C错误;丁地区代表青藏地区,D正确;故选D。 2.乙区域是南方地区,丙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划分界线大致是秦岭 - 淮河一线,此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C正确;与人口和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地势无关,ABD错误;故选C。 3.甲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丁是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所以甲和丁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分别是干旱、高寒,D正确;炎热和湿润是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ABC错误;故选D。 图为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有(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 5.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答案】4.D 5.C 【解析】4.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A错误;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旱地农业区,B错误;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不属于粮食作物,C错误;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D正确。故选D。 5.①地为中温带,②地为暖温带,A错误;①地种春小麦,②地种冬小麦,B错误;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C正确;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半湿润区,D错误。故选C。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调研东北振兴情况。下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和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6.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 ①资源丰富②科技力量雄厚③较好的工业基础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辽宁省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都曾经全国闻名。如今,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②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③大量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