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答案 生 物 第Ⅰ卷 选择题(45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C B A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A B 【解析】 1.A、细菌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FtsZ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FtsZ蛋白也不例外,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C、已知FtsZ蛋白能促进细菌完成二分裂,那么抑制FtsZ蛋白的合成必然会影响细菌的分裂过程,C正确;D、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所以细菌二分裂过程中不存在核膜的消失与重建,D错误。 2.二糖中的蔗糖没有还原性,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A错误;蓝细菌没有染色体,B错误;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成的多糖中,纤维素不是细胞的储能物质,C错误;若A为核糖,④为核糖核苷酸,若缩合形成的⑥为rRNA,则是由核仁控制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质的,D正确。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生物膜,所以没有膜流现象的发生,A错误;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质壁分离过程中没有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细胞内,有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是h(高尔基体),C错误;为腺泡细胞提供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标记可从f(内质网)传到h(高尔基体),D正确。 4.由图可知,葡萄糖和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共用同一载体,A正确;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出小肠上皮细胞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B正确;图中ATP水解为钠离子运出小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使胞内钠离子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与肠腔形成离子电化学梯度,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提供动力,C错误;载体蛋白在运输离子时其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可逆的,Na+运出小肠上皮细胞后,载体蛋白恢复原状,又可以继续转运Na+,D正确。 5.过程②⑥是ATP的水解,释放能量,与吸能反应相联系,A正确;外界CO2浓度降低时,生成的C3数量减少,C3的还原过程减弱,对ATP的消耗减少,而ATP的生成速率不变,故ATP含量增加,B错误;过程③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其产物为糖类,可在细胞内转化为氨基酸、脂肪等其他有机物,C正确;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1个ATP含有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D正确。 6.希尔反应为离体叶绿体在适当(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铁盐或其他氧化剂相当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的NADP+即氧化型辅酶II,A正确。 7.A、光照时CO2吸收速率为净光合速率,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为呼吸速率,29℃时呼吸速率为20mol/s,净光合速率为40mol/s,光合速率等于二者相加,A错误;B、当绿萝植株的CO2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为零时,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应该大于零,因此状态如图2中④所示,B错误;C、二氧化碳固定量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呼吸速率,24℃净光合速率为60mol/s,呼吸速率为10mol/s,故CO2固定速率70mol/s,C正确;D、29℃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约为40mol/s,细胞呼吸速率约为20mol/s,在每天光照8小时的环境中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40*8—20*(24-8)=0,因此在29℃且每天光照8小时的环境中植株叶片不能积累有机物,D错误。 8.A、实验结果说明光照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A错误;B、两滤纸条上共有的色素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错误;C、若提取韭菜色素时未加SiO2,研磨不充分,获得的色素条带均较窄,但有四条带,与获得的韭黄色素带不同,C错误;D、由于层析液有毒,且具有挥发性,所以分离色素时应在通风好的条件下进行,D正确。 9.A、由图当光照强度持续在X时,原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