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9615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380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张,课件,课时,实验,孟德尔,杂交
  • cover
(课件网)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能验证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做出的假设,并能画出遗传图解 3.能熟练应用分离定律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 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___ 甲乙两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 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代表_____ __ 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3、材料用具: 4、方法步骤: 小桶编号 → 分装彩球 → 混合彩球 → 随机取球 → 放回原小桶 → 重复实验 一、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模拟配子随机组合。 (1)模拟内容: 用具或操作 模拟对象 甲乙两个小桶 每个小桶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20个 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 重复做50~100次 雌雄生殖器官 确保雌、雄配子数目和D、d两种配子数目相等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结果和结论 (1)彩球组合类型及数量比:DD∶Dd∶dd≈_____。 (2)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代表的显、隐性性状数量比: 显性∶隐性≈_____。 3∶1 1∶2∶1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4.为什么要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才能重新抓取?重复做30次以上的含义是什么? 保证每个桶内两种配子的数量始终相等,被抓取出的概率相等。重复30次以上,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2、每个小桶内,不同颜色的小球数量(D和d)一定要相同吗? 一定相同,因为杂合子产生两种类型配子,比例为1∶1。 3.为什么要随机抓取小球?怎样保证随机抓取? 随机抓取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几率是均等的。摇匀再抓、不能看,球的大小、材质等要相同。 注意事项: (1)随机抓取。 (2)抓取的球要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匀。 若不放回,会使桶内的两种球比例发生改变。 (3)重复试验30次。 若次数过少,偶然性增加,影响实验结果。 (4)每只小桶内D和d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模拟杂合子(Dd)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相等。 (5)两只小桶内的小球数量不一定相等。因为大多数生物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数量。 (6)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设计测交实验: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Dd dd P 配子 D d d Dd dd F1 高茎 矮茎 1 ∶ 1 测交:与隐性个体的交配(可用来检测个体遗传因子的组合、验证分离定律) 进行测交实验结果:得到87株高茎,79株矮茎, 其数量比接近1:1 预测结果 三、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1.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独立性)。 2.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分离性)。 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 必须是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 ◆ 必须是有性生殖  ◆ 必须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法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预期结果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设计测交实验,预测性状分离比为1:1 为什么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进行测交实验,验证假说内容 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