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9958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资料,原文、重点知识(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570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原文,答案,知识,重点,复习资料,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原文+重点)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_____。 (4)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 (5)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_____。(6)尊君在不 不:_____ (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 (8)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_____。顾: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译文: _____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文:_____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谢太傅“欣然、大笑乐”,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 B.谢道韫文学才华出众,她以春季柳絮飘飞的暖景写出了白雪纷纷的冷景。 C.友人由“怒”到“惭”,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无信与无礼。 D.陈太丘指责友人“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4.子曰:“温故而知,可以为师矣 。”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_____。君子:_____。 (4)吾日三省吾身 日:_____。 省:_____。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忠:_____。信:_____。 (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立:_____。惑:_____。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_____ 殆:_____ (8)饭疏食饮水 饭:_____。水:_____。 (9)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_____ (10)逝者如斯夫 斯:_____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笃:_____。切: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 B.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C. 可以为师矣 仁以为己任 D.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 任重而道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