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专题过关检测练 题组一 1.草鱼是我国养殖产量最大的水产品种之一,武汉高泽霞教授团队找到并敲除控制草鱼肌间刺产生的关键基因B,成功培育出“无刺”草鱼,实验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从鱼刺中提取mRNA进行逆转录获得cDNA,从中找到与鱼刺发育有关的基因 B.PCR扩增时反应体系中需加入模板、原料、引物、耐高温的DNA聚合酶、Mg2+等 C.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一条敲除基因B的杂合体少刺草鱼,通过一代杂交可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无刺鱼 D.养殖遗传性状稳定的无刺鱼时,应避免与野生鱼杂交,否则可能会造成生态威胁 2.由于PCR扩增出的目的基因末端为平末端,且无合适的限制酶识别序列,需借助中间载体P将目的基因接入载体E。如图为两种载体的结构和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重组载体P时,应选择EcoRⅤ进行酶切,再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B.为了便于该目的基因接入载体E,可用限制酶EcoRⅤ或SmaⅠ切割载体P C.载体P不能作为基因表达载体,是因为它不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D.若受体细胞表现出抗性基因的相应性状,表明重组载体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3.(不定项)如图为构建苘麻抗除草剂基因A重组质粒的技术流程,其中NptⅡ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GUS基因仅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可催化底物呈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限制酶有PstⅠ、XhoⅠ和EcoRⅠ B.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初步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C.用农杆菌转化植物愈伤组织选择呈现蓝色的组织进行培养 D.为进一步改良品种,可将启动子替换为除草剂诱导型启动子 4.(不定项)研究人员用酶M和酶N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某DNA分子和质粒,得到的DNA片段如图所示。图中DNA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他碱基的种类未注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和质粒上均含有酶M的一个切割位点和酶N的一个切割位点 B.根据图示信息不能确定图中形成的不同黏性末端与这两种限制酶的对应关系 C.用T4 DNA连接酶或E.coli DNA连接酶均可以将片段乙和片段丁连接起来 D.片段乙、片段丁、片段戊可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环状DNA分子 5.(不定项)为了获得未知序列的碱基序列,可以通过利用已知序列设计的引物对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再对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其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中需要用到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环化阶段,可选用E.coli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 C.以环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时,应选择引物2和引物3 D.若1个DNA分子用PCR技术扩增n次,则需要2n+1-2个引物 6.(不定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PUFAs)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大多数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科研人员利用转染技术(将外源DNA转入受体细胞的技术)将ω-PUFAs-合成酶基因(fat-1基因,含1 229 bp)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培育出转基因小鼠,基本流程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提取不同实验组别小鼠受精卵DNA后,利用fat-1基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后的电泳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可确保图甲中转染的效果 B.PCR扩增3轮后,只含一种引物的DNA分子的比例为1/4 C.由图乙可知,只有2组转染成功 D.若fat-1基因单点插入,则转基因小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大多数后代体内能合成ω-PUFAs 7.(不定项)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为研制针对HCV的多肽疫苗,某研究小组构建LTB-R9-Bp融合基因的过程如图,进而构建出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其中LTB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基因,R9-Bp是HCV两个相连的包膜蛋白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待扩增的模板、引物、原料以及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若要大量扩增LTB-R9-Bp融合基因,可选择引物P2和引物P3继续进行PCR C.融合基因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