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第3部分 稳态与调节 第13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五年高考 1.★★(2024浙江6月选考,12,2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关于淋巴细胞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淋巴(液) B.只存在于血浆和淋巴(液) C.只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 D.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2.★★(2024湖北,9,2分)磷酸盐体系(HP/H2P)和碳酸盐体系(HC/H2CO3)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缓冲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HC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 C.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 3.★★(2022广东,3,2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 4.★★★(2023河北,8,2分)小鼠注射某药物造成肾功能异常,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血浆蛋白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蛋白丢失可造成血液中抗体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 B.血浆蛋白减少造成血浆渗出至组织液的水增多 C.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高于血浆Na+和Cl-形成的渗透压 D.小鼠肾功能衰竭时,血浆中尿素氮升高 5.★★★(2021重庆,13,2分)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淋巴液)和血浆 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 6.★★★★(2022湖北,19,2分)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 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 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 三年模拟 7.★★(2025届广东珠海摸底,6)肌肉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有一部分会被转移至肝脏重新形成葡萄糖或者糖原,还有极少部分会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的乳酸转运至肝细胞要经过组织液 B.乳酸的产生过程及其分布均位于内环境中 C.乳酸含量的增加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D.含有乳酸的尿液和汗液都属于细胞外液 8.★★(2025届安徽A10联盟联考,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乙酰胆碱、性激素、抗体和酶等信息分子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与NaHCO3等缓冲物质有关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参与 9.★★★(2024届贵州贵阳适应性测试,8)临床上检测血肌酐(血液中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正常值有一定的参考范围(57~111 μmol/L),血肌酐除来自人体肌肉组织代谢,还来自肉类食物,血肌酐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并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大多通过组织液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血浆 B.参考范围值说明内环境成分不是恒定不变的,且存在着个体差异 C.剧烈运动或者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可能导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