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下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宇宙的另一边》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课文中的“我”先是晚上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展开奇妙的想象,进人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世界。接着在课堂上想象宇宙另一边的神奇课堂。而后语文老师把“我”从“宇宙的另一边”拉回来,“我”又给大家讲述了宇宙另一边的习作妙闻。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体验,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感染力。课文充满着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课文先是用连续的问句,从“我”的生活、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等方面进行大胆想象,描绘了宇宙另一边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反的样子。接着由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课想象到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继而想到另一边独特的加法和乘法。宇宙另一边的加法和乘法与这一边完全不同,做起来是那么欢乐,此时“我”的想象更加大胆、神奇。宇宙的另一边仅仅是数学有趣吗 不!语文也是那么有趣,在宇宙的另一边写关于风的习作,要让自己也变成风,而且飞得越高,分数就会越高。这篇课文的想象无拘无束,天马行空,通过“我”大胆的想象把读者带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使人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魅力。 课后题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第一题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通过交流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课文想象的大胆与奇特。第二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继续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而且想象要“更奇妙”,目的是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走进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思维能力: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作者大胆而奇妙的想象,发现想象的“密码”。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句式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激发想象兴趣 1.呈读《宇宙是一锅粥》的想象小故事。 上课前,老师带来一个小故事(讲述):很久以前,有个煮粥的小男孩一不留神,把一锅粥给煮溢了,“砰”的一声巨响,整锅粥爆炸了。粥的泡泡四处飞,一粒粒米膨胀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指名猜想后出示:这一粒粒米最后变成了一颗星星!一锅粥有多少粒米就膨胀成了多少颗星星,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浩瀚的星空。 这个故事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叫做陈诗哥的想象出来的,是不是很有趣,很奇妙? 2.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今天开始,我们将开启第五单元的学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我们还要大胆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儿童学学作家陈诗哥的想象世界。 揭示课题:宇宙的另一边 ◎学习任务一 初读课文,感受奇妙想象 1.课文插图中的这个小男孩,正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呢? 出示任务,学生个体独学: ◇自由朗读课文,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读完后想一想: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2.检查反馈,认读生字词 流淌 秘密 一栋房子 思绪 气喘吁吁 一篇习作 3.交流阅读初感受: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指名学生自由交流。 ◎学习任务二 聚焦“倒影”,展开奇妙想象 1.品读第2自然段,理解“倒影”。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的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1)指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