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复习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一、金属键 电子气理论 电子“自由”运动 “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金属键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和电离能较小 价电子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静电作用 (1)金属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 当可见光照射到金属固体表面上时,固态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吸收所有频率的光并迅速释放,使得金属不透明并具有金属光泽。 (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运动不具有方向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当金属中存在温度差时,不停运动着的“自由电子”通过自身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碰撞,将能量由高温处传向低温处,使金属表现出导热性。 (3)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排列方式不变,弥漫在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气可以起到类似轴承中滚珠之间润滑剂的作用,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受到外力时不易断裂。 (4)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 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 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 或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或价电子数 或金属阳离子半径的大小 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二、金属晶体 定义:金属原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结合形成的晶体。 微粒间的作用力:金属键 组成粒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注意: ②在金属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或原子,金属单质或合金(晶体锗、灰锡除外)属于金属晶体。 ①在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所以,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若有阴离子,则一定有阳离子。 ③金属晶体在受外力作用下,各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但金属键并没有被破坏。 将密置层和非密置层按一定的方式在三维空间中堆积,就得到了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方式: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六方。 切割法计算晶胞中粒子数 如某个粒子为x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 属于一个晶胞。 顶角 棱上 面上 体内 平行六面体 1 三、离子键 成键粒子 键的本质 成键元素(判断依据) 离子键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吸引和排斥) 活泼金属 + 活泼非金属 包括:正价原子团如:NH4+ 包括:负价原子团如:OH- 注意:并非所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都是离子键,如BeCl2、AlCl3等。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四、离子晶体 胆矾 CuSO4·5H2O 明矾 KAl(SO4)2·12H2O 莹石 CaF2 重晶石 BaSO4 1、定义:由阴、阳离子按一定方式有规则地排列形成的晶体。 2、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3、相互作用力: 离子键 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大部分的盐类。 4、常见的离子晶体: 是指拆开1 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气态阳离子时所吸收的能量。 NaCl(s)→ Na+(g)+Cl-(g) U=786 kJ·mol-1 晶格能 符号为:U ———衡量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5、离子晶体的性质 1 具有较高的熔、沸点,难挥发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取决于构成晶体的阴、阳离子间离子键的强弱,而离子键的强弱,可用晶格能的大小来衡量。 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牢固,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而对于同种类型的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如MgO>Na2O;NaCl>CsCl等 5、离子晶体的性质 2 硬而脆,无延展性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有较强的离子键,离子晶体表现出较高的硬度。当晶体受到冲击力作用时,部分离子键发生断裂,导致晶体破碎 施加外力 发生滑动 阳离子 阴离子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