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二 地表形态的变化 课程标准: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3.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4.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专题体系 重构建 01 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简述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提示:①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喷出岩(玄武岩)和侵入岩(花岗岩)。 ②沉积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其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代表岩石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③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如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2.请回答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转化关系和条件。 提示:①岩浆只能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也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来。 ②所有的岩石经过外力作用都能生成沉积岩。 ③所有的岩石经变质作用都可生成变质岩。 ④所有的岩石经过重熔再生都可生成岩浆。 二、内力作用与地貌 1.读图,在图中填出地质构造名称,并据图分析甲、乙两处构造地貌的成因。 提示:填图略。(提示:甲处为背斜,乙处为向斜。) 地貌类型:甲处为谷地,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成谷地;乙处为山岭,形成原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2.请描述断层的形成原理,并说明其应用。 提示:形成原理: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压力或张力而断裂、位移,相对下沉的岩块形成地堑,如汾河谷地;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地垒,如庐山、华山、泰山。 应用:工程建设避开断层;易发育河谷(断层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1.请完成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2.喀斯特地貌 3.请列举流水和风力作用的主要地貌。 提示:流水侵蚀地貌:瀑布、峡谷(“V”形谷)、沟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沉积地貌: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戈壁、雅丹地貌。 风力沉积地貌:沙丘、沙垄。 高频考点 精研析 02 1.(2024·山东卷)锡拉岛位于地中海,整个岛屿被厚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灰覆盖,夏季岛上北风频发。约3 600年前的古锡拉岛是一个圆形的大岛(范围包括现在的锡拉岛和附近小岛,以及这些岛屿之间的海域),后来演变成环形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为锡拉岛(图1)。锡拉岛的西部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在管理葡萄时将葡萄藤盘成圆形的篮子状(图2),并将葡萄果实置于“篮子”内生长。据此完成下题。 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导致古锡拉岛演变为环形群岛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运动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 [思维流程] [我的解答]___ A 2.(2023·浙江1月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 ②切穿背斜轴部 ③切穿向斜轴部 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 [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题, [我的解答](1)___ (2)___ A C 1.内力作用主导影响下的地貌分布 (1)板块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宏观地貌分布 ①板块张裂处:多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和海洋。 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处:多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③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处:多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2)不同地质构造影响下的微观地貌分布 ①褶皱构造中,背斜一般形成山地,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或盆地;在外力长期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