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1234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24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99281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必修,选择性,地理,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由于合成了一种高效的有机杀虫剂DDT(二氯联苯三氯甲烷),瑞士化学家米勒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度被广泛使用的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思考:为什么DDT被禁止使用?DDT的广泛使用到禁止过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课程标准 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危害以及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等内容。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人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同时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1. 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1)自然系统的正常运行机制 (2)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 ※人类系统运行产生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 工业革命前: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降解。 工业革命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全球变暖 (2)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 读图思考: 系统类型 物质和能量来源 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 生物多样性 系统的稳定状态 自然系统 太阳能 循环流动 丰富 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 人类系统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 单向流动 单一 不具有调节能力,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 请说明理由。 读图思考: 自然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物质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生物多样性也保证了自然系统的弹性,使自然系统能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状态。人类系统的运转完全依赖于自然系统,人类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系统的运转条件和方式。大多数人类生活在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当中,维持人类系统所需的自然资源来自自然环境提供的供给服务,人类系统将无法消纳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由调节服务来降解。当人类索取和排放超出了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能力时,就会干扰自然系统的正常运转,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就会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臭氧洞、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 3.分析图1.14,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读图思考: 人类系统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并对自然循环过程产生影响,人类活动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如果残留在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人类损害了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 (1)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资源和废弃物数量增加; (2)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影响越大;区域差异显著。 (3)技术水平:一方面,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 环境问题的危害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下降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 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 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 降低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1.损害了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环境问题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关系 为了获取林木资源,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森林的供给服务功能下降,出现了资源枯竭;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