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陕西延州(今延安)当知州期间,看到有人用石油点灯,冒出的烟把白布都熏黑了。他从中受到启发,尝试用烟灰制作墨块,结果比用松木燃烧制作的松烟墨效果更好,且可以减少松树砍伐,于是广泛推广使用。 思考:与北宋时期相比,现代社会石油的主要用途和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造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课程标准 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等方面的特征。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 自然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 土地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石油资源 铁矿 稀土矿 金矿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类型 (1)按是否可再生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即不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2)按属性和用途划分 资源类型 含 义 气候资源 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生物资源 指生物圈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水资源 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有一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 土地资源 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矿产资源 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 能源资源 指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 海洋资源 指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 3.自然资源的属性 (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 ①是要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要。 ②是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2)自然资源具有两个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社会属性: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陕北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资源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 北宋时期延州(延安)石油被用来点灯照明和制墨等,需求量较小 目前陕北的石油被大规模工业化开采,陕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属性? 【思考】 饲料生产 奶牛养殖 牛奶加工 牛奶配送和消费 1.指出工业化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 ▋活动●说明工业化牛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现代工业社会消费自然资源以加工成产品的间接利用为主,相比传统直接利用消费,每一个中间环节(比如包装、储运、管理),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 我们饮用的牛奶绝大部分来源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经历饲料生产、奶牛养殖、牛奶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消耗自然资源。以能源消耗为例,用于奶牛养殖的能源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被消耗在饲料生产和牛奶的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 气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