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课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一、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以及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 (一)古代的疫病 1. 疫病的定义与危害 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古代,疫病常常大规模爆发,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例如,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据估计夺走了2500万 -5000万人的生命,约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疫病还会引发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冲击人们的精神信仰。 2. 中国古代的疫病 中国古代疫病频发,如东汉末年的疫病,曹植在《说疫气》中记载“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这一时期,疫病的流行促使医学家进行研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 世界其他地区的疫病 除了欧洲黑死病外,美洲在新航路开辟后,由于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带来了天花等疫病,美洲原住民对这些疫病缺乏免疫力,大量死亡,导致人口锐减,严重影响了美洲的社会发展进程。 (二)中医药的成就 1. 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时期:中医理论开始萌芽,《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它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学经验,阐述了人与自然、阴阳、五行等的关系,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除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华佗也有卓越贡献。他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还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以强身健体。 唐朝时期: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医药学成就,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明朝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药物学之大成,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首。它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2. 中医治疗方法与特色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等综合信息,判断病情的性质和发展阶段,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感冒,中医会根据风寒、风热等不同类型进行用药。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 西医的传入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一些西方医学知识,但影响有限。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列强侵略,西医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治疗手段,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例如,牛痘接种法传入中国,有效预防了天花的传播。 2. 西医的发展 西医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在诊断方面,引入了听诊器、X光等先进设备;治疗上,外科手术技术不断发展;预防方面,建立了疫苗接种体系。随着西医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一些西医医院和医学教育机构,培养了一批西医人才。 (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影响 1.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西方:19世纪以来,西方各国政府逐渐重视公共卫生,建立了专业的卫生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开展了大规模的公共卫生运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卫生,有效控制了疫病的传播。 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网,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普及了疫苗接种,使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2.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延长了人均寿命;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好地投入生产和生活。 三、重点问题分析 (一)古代疫病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 1. 人口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