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1337

2《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1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cover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的】 1.能够想象画面,初步感知乡下风景的美。 2.抓住关键语句,深入体会乡下风景的独特迷人。 3.学以致用,尝试描写一处景。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想象画面,初步感知乡下风景的美。 2.抓住关键语句,深入体会乡下风景的独特迷人。 【教学流程】 导入 【板书:乡下】谁来读一读这个词儿?(指名读)你想说点什么?乡村从来就没有老过,它在千年前诗人的笔下,它还在现代作家陈醉云的文字里,这堂课,我们一起到乡村人家走走、看看【完整板书】读一读题目,感觉缺那么一点点味道,不急,等我们上完这一课再来读,也许会不一样哦。 初读文章,想象画面 过渡:打开课本到第4页,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哦!谈谈你读完第一遍的感受。 指名回答(2-3人) 想听听老师读完第一遍的感受么?我就觉得陈醉云的这篇文章里,藏着好多幅画儿。不信,你们再读一读,这一轮,跟你的同桌合作朗读,你一个自然段我一个自然段。再一起找一找,你俩能读出几幅画儿呢? 指名回答 你能尝试着给每幅画起个名儿么?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 想象画面 1.迅速浏览全文,圈一圈景物; 2.小组交流: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画的内容。 ) 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看到的画儿。 我们学校四2班的同学就把自己读出来的画面画出来了,想不想看看? 一一张贴上黑板,从景物位置着手,屋前瓜架、门前鲜花、屋后绿竹、林中鸡群、河中戏鸭、门前晚餐、瓜架虫吟;抓景物特征,瓜藤攀棚架、花儿次第开、竹下探笋、鸡鸭觅食、自在晚餐、秋虫夜吟。 不是所有的画面都可以具象化地画出来,像这个秋虫夜吟就适合美美想象、静静地感受。 来,看着画面,我请几个人合作,再来读一读文章相应的内容。 这一幅幅画面便构成了乡下人家独有的农家风光,这里没有高楼林立,没有车水马龙,只有那依山傍水的静谧。 三、品味语言,体会独特 过渡: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目光,到乡下人的屋前屋后看看。点击出示———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有些人家……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品味语言 1.读一读文字,在你觉得比较生动的语句旁写写批注。 2.小组内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 ) 哪一小组先来给我们展示? 1.关注颜色+景物的描写美———青的、红的瓜,绿绿的叶,碧绿的藤和叶,在色彩的搭配下,构成了农舍的装饰品,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请你把它的别有风趣送进朗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出示:瓜有青的有红的,叶很绿,藤和叶是碧绿的……【两句同在一个画面】 指名读,发现了什么?颜色+景物的表达方式让人读起来更感觉活泼,更有美感,谁再来读一读。 2.关注动感十足的词——————“爬”“探”,给你怎样的感觉?对呀,像小孩儿一样快活,感觉它们好调皮,生长得好欢快,乡下的生活太洒脱了,它们高兴怎么长就怎么长,高兴往哪儿长,就往哪儿长。谁能试着把这份自由送进朗读?谁能把这份自在送进朗读?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关注长短句结合的表达方式———看看老师给这三段话变个身,你发现了什么?有长句,有短句,给我们怎样的感觉?长短句的结合,读起来节奏轻快,让人感觉特别活泼。请三位同学再来读一读。我给你们配上音乐。 四、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