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2459

1.1走进思维世界课件(共36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5-04-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33449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思维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CONTENTS contents 目录 思维的含义 01 思维的特征 02 认同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自觉学习科学思维知识。 政治认同 认知思维及科学思维的特征;学会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理解科学思维的作用。 科学精神 了解思维的基本认识,初步走入思维世界,正确参与公共生活。 公共参与 PART 02 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思维的含义、类型,基本形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思维的特征以及思维形态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PART 04 思维的含义 01 思维小游戏 警察在火车站发现一伙小偷,他们是张三、李四、王五、阿七.在审问他们谁是老大时,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 张三说:"老大是王五。" 李四说:"我不是老大。" 王五说:"李四是老大。" 阿七说:"张三是老大。" 经过了解,这伙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实话,其他三人说的都是假话, 聪明的你判断一下,谁是老大? 李四 《庄子.秋水》载: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黄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兴叹,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亲历感知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办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 ①欣然自喜的原因:河伯认为他所在的黄河是最为广大的,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②后来望洋兴叹的原因:他看到了比他所在的黄河更为广大的大海,发现他原来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③这种态度的变化原因:是由于他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比较,认识到之前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其态度变化的思维原因。 井底之蛙、夏天的虫等由于它们认识的局限,而不能知道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 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就像阳光、空气和食物一样,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地体会到我们在思维。 人,论力气比不上野牛大象;论奔跑比不上羚羊斑马;论攀登比不上敏捷的猿猴……然而,通过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看似生灵中弱者的人却成了万物之灵! 1、人类与思维 注意: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社会实践,动物没有思维 (1)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 (2)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 它们有思维吗 ? (1)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当苹果砸中我们,首先会感觉到疼,这就是 。 (2)当我们冷静下来,会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经过探究会发现,苹果会落地时因为万有引力,这就上升到了 。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发展深化 依 赖 认识的 初级阶段 认识的 高级阶段 感性 认识 含义: 形式: 理性 认识 含义: 形式: 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感觉、知觉、表象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达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从性质上看,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1)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