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情 境 导2 入1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背景 (1)视频说明唐玄宗在位末年重用了哪些人? 宦官高力士 高力士 李林甫 杨国忠 (2)重用这些人给朝政带来哪些危害? 朝政腐败,奢侈之风日盛。 一、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材料一 从713—755年,唐朝战争不断,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加上其他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1.背景 材料二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 均田制被破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2)连年的战争使民众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边疆形势愈为紧张。 一、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1.背景 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成边。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称为“节度使”。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 (3)各地军镇长官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担负唐朝东北地区防御重任,势力逐渐膨胀 一、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755-763年)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唐玄宗南逃入川,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杨贵妃被赐死。 (马嵬驿兵变) 唐肃宗继位,重用郭子仪等将领,在回纥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 763年,平叛成功。 攻占东都洛阳,攻下潼关,占领长安。 756年,安禄山称帝,建立政权。 2.过程 一、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3.影响 (1)经济方面 材料一 时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十亡八九。 ———《通鉴直解》 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 一、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2)政治方面 材料三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历代兵制》 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一、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3.影响 (3)社会方面 材料四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618年 907年 755年 政治清明 人口众多 经济繁荣 人口锐减 藩镇割据 经济萧条 一、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3.影响 二、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1.黄巢其人 黄巢,曹州人,出身于富豪家庭,屡举进士不第,以武装贩私盐为生。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黄巢被推为起义军首领,采取大规模流动作战的方式,壮大了起义队伍。黄巢率起义军攻占长安后,在唐军的联合围剿下,被迫退出长安。后因寡不敌众,黄巢在狼虎谷兵败身亡。 2.背景 材料一 唐玄宗让宦官出任监军,自此宦官监军就成了中晚唐历史上的一大弊政……唐廷对安史降将采取妥协政策,出现了黄河以北独霸一方的河朔三镇。节度使的设置由边镇扩及内地,藩镇割据局面日益加剧。 材料二 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生活困苦。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冲击。 (1)唐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