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3213

2025年中考物理临考解题技法速练--专题08 运动和力(含解析)

日期:2025-04-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2821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解析,运动,专题,中考,速练
    专题08 运动和力 一.如何理解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疑难诠释】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典例剖析】对于物理学中关于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伽利略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牛顿第一定律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 D.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AB.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B正确; C.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故C错误; D.当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二.如何解答平衡力问题? 【方法技巧】①明确研究对象处于何种平衡状态。 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共线、等大、反向)确定某一方向上受到的一对平衡力进而求解。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典例剖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大量实验直接验证得出来的 C.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答案】C 【解析】 A.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物体课本上,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使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概括出来的,故B错误; C.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的重力和阻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A 【解析】 A.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和一个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同一直线上,属于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故不能讲受到惯性的作用,应该讲由于惯性,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磕到碗边,故碗对鸡蛋的力等于鸡蛋对碗的力,故C错误;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三.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方法技巧】 (1)明确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3)该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易错点:因为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因此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 【典例剖析】高速公路上常常会见到“限速”或“保持车距”的提示牌。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限速”和“保持车距”可以有效避免突发情况下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_____不能及时停住而造成交通事故。炎热的夏日,驾车行驶在平直的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