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3584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单元检测卷(课件 练习,共2份)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日期:2025-04-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2088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稳态,第二章,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单元检测卷(二)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体液①为血液,含有胆固醇、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血红蛋白不存在于①中,且①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可导致②内渗透压相对升高 ③中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2.高温烫伤或运动摩擦均会在皮肤的表皮与真皮层间形成“水疱”,有一定的痛感,几天后“水疱”往往会自行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患者出现刺痛感的原因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水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生成增多 水疱自行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其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高温烫伤后可立即用凉水反复冲洗,以预防“水疱”产生 3.汗蒸日渐成为一种人们热衷和追捧的休闲、养生方式。汗蒸房的温度平均在38~42 ℃,正常人进入汗蒸房后,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汗液、尿液分泌增多 体温迅速升高到环境温度 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皮肤血流量增加,面色红润 4.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1)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低血糖时,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5.我国学者首次揭示了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健康受试者于夜间分别在某波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然后在不同时间检测血糖水平(图1)。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受试者血糖代谢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与夜间黑暗条件相比,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利用葡萄糖的速率下降 若受试者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被抑制,则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 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 6.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和胰岛素发挥作用时,均会对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产生一定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均可增强肾小管、集合管的重新吸收作用 抗利尿激素和胰岛素均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 胰岛素会直接作用于肾小管影响重吸收,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尿糖 除上述3种激素外,人体内的其他激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没有影响 7.高渗性脱水是指机体中水和钠同时丧失,且失水多于失钠。下列对高渗性脱水后出现的生理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增多,使尿量减少 调节水盐平衡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 8.在夏季高温环境中,体液的大量丢失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为了维持脑和心脏最基础的氧气供应,机体会关闭皮肤血液循环,汗液分泌随之关闭,体温失去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 ℃,进而导致器官系统损伤,这就是热射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夏季高温时,及时补水是预防热射病的有效措施 导致热射病患者体温升高的原因之一是散热不畅 热射病患者的排汗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热射病患者体温过高,细胞内酶活性改变,细胞代谢紊乱 9.冬泳是集冷水浴、空气浴与日光浴于一体的健身方式。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量冬泳对健身、供氧、防治骨质疏松等有益。下列关于人冬泳时发生的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与在正常室温时相比,冬泳时人体产热量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