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 地理 本试题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的重要组成。下图是我国2015—2020年老年人口迁入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时段内我国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的特征为( ) ①生活成本低②基础设施完善③城市等级高④城市等级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统计显示海南省老年人口迁入率远高于重庆市,其原因是海南省( ) A. 人口基数大 B. 人口基数小 C. 气候温暖 D. 气候凉爽 水是生命之源,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是不同的。下图为我国某地某种农作物生长周期内的需水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农作物是( ) A. 水稻 B. 青稞 C. 冬小麦 D. 玉米 4 该地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东北平原 5. 5月份,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 A. 旱灾 B. 雪灾 C. 洪灾 D. 泥石流 浙江省安吉县东北部某村落,以山地丘陵为主。2011年以前,该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2011年后,该村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生态格局,建成民宿旅游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打造能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最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2011年前,导致该村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根本因素是( ) A. 政策 B. 经济 C. 气候 D. 交通 7. 2011年后,该村发展模式建立的基础是( ) A. 政策支持 B. 人才回流 C. 环境改善 D. 资本引进 8. 该村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加了人地矛盾②方便子女赡养老人③缩小了城乡差距④加剧了生态的破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大棚具有蓄热保温的功能,大棚种植是当前比较普遍的农业种植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大棚内外获得太阳辐射的实测值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日测试时段内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晴天 B. 降雪 C. 晴转阴 D. 阴转晴 10. 经测量仪多次测量发现,10:00左右棚内测量值偏低,原因最可能是( ) A. 天气变化 B. 物体挡光 C. 太阳高度 D. 测量误差 热喀斯特现象,是指由于多年冻土层或地下冰融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特殊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冻土退化最直观的表现,其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区域水量平衡及生态环境。下图为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热喀斯特湖的面积在1969—2010年变化占比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北麓河盆地1969—2010年热喀斯特湖面积变化趋势是( ) A 持续增加 B. 持续降低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12. 影响北麓河盆地热喀斯特湖消失的主要环节是( ) ①蒸发增强②径流减弱③下渗增强④水汽输送减弱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3. 图示热喀斯特湖面积变化趋势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进一步加剧气候干旱 B. 促使永久冻土层变厚 C. 增强植物固碳储碳量 D. 减少地表水量的下渗 臭氧O3是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等光化学反应的产物,具有强氧化性,当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后,就会产生多种负面作用,如危害人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