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检测卷(一)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同学右脚受钉子刺激后引起屈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请根据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害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此过程属于反射 屈反射的反射弧涉及多个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①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②处检测不到动作电位 左脚所示的伸肌收缩,屈肌舒张,以保证身体平衡 2.下图为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膜电位变化和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关系,其中GNa表示膜对Na+的通透性,GK表示膜对K+的通透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变化 动作电位值下降的原因是膜对Na+的通透性下降 若神经纤维处于高Na+环境,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会变大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3.如图是人体产生痛觉和吗啡等药物止痛机理的示意图,其中P物质是痛觉神经递质,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与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 K+外流,对抗疼痛。吗啡是一种阿片类毒品,也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痛觉中枢兴奋后,促进C神经元释放内啡肽,从而抑制疼痛,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A神经元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兴奋性下降,从而阻止痛觉产生 吗啡依赖成瘾后,如果停用吗啡,内啡肽分泌量增加,导致痛觉更强烈 4.失血性休克极易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或死亡,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类急危重症;及时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血容量扩充剂,其中的羟乙基淀粉是一种高分子溶质,能够显著提升血浆渗透压,帮助组织液回到血管中,发挥良好的扩容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K+和Cl- 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可引发组织水肿 内环境中渗透压稳定时,机体一定处于健康状态 组织液渗入血浆的量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5.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其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所以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后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6.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7.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释放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 ①水盐调节紊乱 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④生长发育迟缓 ⑤性腺发育迟缓 ①③④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④⑤ ②④⑤ 8.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常见模型,A和C分别表示某种物质,B为A的靶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若A为促甲状腺激素,则C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若A为神经递质,B为胰岛B细胞,则C分泌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若B为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C为抗利尿激素,则C调节水盐平衡方式为体液调节 若C为肾上腺素且参与体温调节,则A可能是神经递质,B所在组织可能是效应器 9.如图表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某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且该患者同时进行了该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被吞噬细胞清除,导致乙阶段抗原数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