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腐乳发酵过程中加入香辛料是为了灭菌 B. 参与酱油酿造的黑曲霉属于真核生物 C.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需要密封发酵 D. 家庭制作果酒和果醋通常有多种菌参与发酵 2. 关于发酵工程中所用性状优良菌种来源,一般不包括( ) A. 自然界中筛选 B. 诱变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杂交育种 3.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皿盖上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 B. 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 C. 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D. 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 4. 急性肠胃炎是由细菌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如图表示检验微生物的简要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1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可得到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 B. 为保证统计的菌落数目更加准确,同一稀释度下需要至少设置三个平板 C. 培养基的配制需考虑微生物的适宜pH,应在灭菌后进行pH调整 D. 可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计数 5. 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6.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图为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米曲霉发酵过程中,添加小麦主要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 B. 米曲霉发酵过程中,通常会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 C. 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同 D. 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食盐是抑制发酵过程杂菌污染和繁殖重要措施 7.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食盐浓度不合适、发酵温度过低等原因导致泡菜未能正常发酵 ②利用寄生于细菌体内的微生物使细菌裂解来净化污水的方法,属于消毒 ③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都须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④常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⑤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④⑤ 8. 某工厂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工业生产啤酒,下列相关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pH检测装置可监测发酵液pH以便适时调整 B. 发酵过程中需从空气入口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C. 发酵中搅拌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发酵温度 D. 发酵罐消毒后即可接种菌株进行酒精发酵 9.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检测产生的酒精 B.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 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等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进行发酵 D. 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一直升高,发酵10天以上的泡菜不能食用 10. 发酵食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结合所学发酵知识和生活经验,指出下列不属于经发酵得到的食品是( ) A. 泡菜和酸奶 B. 奶酒和干酪 C. 豆腐和果汁 D. 味精和酱油 11. 双酚A(BPA)是一种含碳有机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环境中不易降解,科研人员对土壤中细菌等微生物进行筛选,得到了具有降解 BPA 能力的菌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有效防止杂菌的污染,可将土壤稀释液彻底灭菌后再接种到培养基上 B. 分离 BPA 降解菌的培养基需要以BPA 为唯一碳源 C. 可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该菌进行计数 D. 培养基要维持正常的pH 和渗透压,调pH 一般应在灭菌后 12. 野生型伤寒沙门氏菌(his+)可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