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六年级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30分。 读亚洲轮廓和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 地跨寒、温、热三带,区域差异大 C. 四面环海,海岸线曲折 D. 北回归线穿过大洲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 2. 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 A. 亚洲东部和西部 B. 北美洲东部 C. 亚洲东部和南部 D. 北美洲西部 3. 下列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②中南半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③中南半岛上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④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国际性河流 ⑤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⑥旅游资源丰富,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4. 湄公河和其他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成了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的壮丽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的特征是( ) A. 高远辽阔,雪峰连绵 B.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 平原壮美,一望无际 D. 多火山地震 5. 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 南亚 B. 西亚 C. 中亚 D. 东南亚 6. 第19届中国-东盟博展会于2022年9月在南宁举行。泰安的外贸经销商在博展会上采购商品可能是( ) A. 橡胶、棕桐油 B. 小麦、棉花 C. 钻石、黄金 D. 黄麻、羊毛 7.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因为它位于( ) A. 亚洲的西南部 B. 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 两大洲、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D. 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 8. 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因素 C. 海陆位置 D. 植被覆盖率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洲某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其成因错误的是( ) A. 四面濒临四大洋 B. 跨纬度广 C. 东西距离远 D. 地形复杂多样 10. 据图可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1. 右图所示为左图⑤地区的传统民居———高脚屋,多为竹木材料,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屋顶坡面长且陡。该民居底层高出地面,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当地( ) A. 气候炎热干燥、便于通风透气 B. 森林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C. 气候湿热,防潮且便于排水 D. 年温差大,便于防寒保暖 12. 水稻被称为“亚洲粮食”。读亚洲水稻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区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 全年高温多雨 1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下列地区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西亚 B. 欧洲 C. 东亚、东南亚 D. 南美洲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北亚、南亚和西亚 B. 中亚、西亚和南亚 C. 西亚、东亚和中亚 D.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15. 关于亚洲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世界上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最多的大洲 B.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占比最大的大洲 C.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大洲 D. 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分布最多的大洲 16. 图中甲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是因为( ) A. 海拔高,气候寒冷 B. 纬度高,气候寒冷 C.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D. 气候炎热干燥 17. 乙地是亚洲人口稠密区,人口聚集的优越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②气候湿热③开发历史悠久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