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3845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课件 (共19张PPT+视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2024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026949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统编,历史,下册,七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秧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拔秧的人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这充分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王祯《农书》中描绘的 农民坐在秧马上劳作的情形 新课导入 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农业的发展 壹 材料一: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导致大约500万人口南迁,此次迁徙规模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 材料三: 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命有司招诱农民,归业者振贷之,蠲(juan,免除)欠租,免耕牛税。 材料五:宋朝出现的秧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插秧和拔秧工具,提高劳动效率。这充分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③北方战火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宋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⑤生产技术革新和推广。 ⑥人民的辛勤劳动 任务一: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农业发展情况 农业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以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农业发展表现 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①秧马 ②复种技术 ①宋元时期,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粮 食 作 物 生产 技术 经济 作物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④辽夏金时期,东北和西北地区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目的 皇帝 运河 海运 为了南粮北运 开辟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 忽必烈 开会通河、通惠河,连通原有运河,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 元朝运河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裁弯取直,并新开凿会通河、通惠河两端,使连接大都和杭州的南北航运更加便利,在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保证元朝财富能支撑元大都的繁荣方面,有重要作用。 元朝的粮食运输 手工业的兴盛 貳 任务二: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情况 1、纺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丝织业 棉纺织业 毛织业 ①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②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 ③元朝时,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①毛纺织业是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毡毯、毡靴、毡帽等成为党项人的生活必需品。 四川蜀锦 苏州宋锦 南京云锦 广西壮锦 为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制瓷业 ①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②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各具特色。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④辽的瓷器鸡冠壶,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马的民族特色。 ⑤金的耀州瓷以青瓷为主。 ⑥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宋代五大名窑 3、矿冶业 ①北宋时,煤得到大量开采,广泛用于冶铁炼钢。 ②金的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 ③辽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镫等是铁器中的精品。 ④西夏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宝剑锋利无比。 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 西夏宝剑 北宋煤开采 4、造船业 ①宋朝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