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4209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3173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天津市,月月,答案,试题,地理,学期
  • cover
静海一中2024-2025第二学期高二地理(3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77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3分卷面分,满分共100分。(小四号宋体加粗) 知 识 与 技 能 学习能力(学法) 内容 区域类型 区域发展 区域协调 关键环节 信息提取 地理实践 易混易错 规律总结 分数 20 51 26 4分 6分 7分 6分 2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77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易混易错】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某市通过对市区的地貌(a)、水系(b)进行叠加研究,明确开发区的分布(c)。下图为该市地理要素分布及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c中最适宜设为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是( ) A.I区 B.Ⅱ区 C.Ⅲ区 D.Ⅳ区 2.该市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首先要防止( ) A.城区交通拥挤 B.居民收入分化 C.产业结构失调 D.土地资源浪费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济南—青岛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济南—青岛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 A.地理位置和城市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都是山东的重要城市,经济水平较高 4..济南—青岛双核结构对山东省的积极影响有(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发展 ②促进济南—青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削弱省会城市的聚集力,促进山东的均衡发展 ④更有利于构建环渤海城市群,推进城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 2008年 2015年 2019年 上海都市圈 3.45 5.21 6.54 兰州都市圈 2.20 2.36 2.78 合肥都市圈 2.16 0.81 0.97 5.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6.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 A.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 B.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 C.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 D.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增多 鲁尔区曾一直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经济由衰退走向繁荣,成为世界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左图为鲁尔区目前较大钢铁企业分布图,右图为鲁尔区整治前后的三种产业构成(Ⅰ为1958年,Ⅱ为1995年)。完成下面小题。 7.调整产业结构是本区治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右图中的Ⅱ与Ⅰ相比,主要的变化是( ) A.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 B.农业产值大幅度提升 C.煤炭、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 D.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不变 8.与鲁尔区相比,我国西部传统工业区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困难较大,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闭塞 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自然资源短缺 D.人才匮乏 【信息提取】就业人口的集聚与分散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日本东京都市圈是全球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1980年东京都市圈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61.64%,至2020年已达80.4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各圈层呈明显梯度分布态势。图示意1980~2020年东京都市圈各圈层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率(正为增加,负为减少)。完成下面小题。 9.1980~2020年东京都市圈核心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是( ) 持续上升 B.上升—下降—上升 C.持续下降 D.下降—上升—下降 10.2000~201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