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变压器 (分值:100分) 1~7题每题7分,共49分 考点一 变压器基本原理的理解 1.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有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原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不变 B.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在任何时候都不相等 C.穿过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使得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D.原线圈中的电流通过铁芯流到了副线圈 考点二 实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可拆变压器做“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该同学原线圈接“0”“8”接线柱,副线圈接“0”“1”接线柱,原线圈两端连接在学生电源10 V挡,用电压表测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0.4 V,这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明显不一致。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铁芯没有闭合,漏磁过多 B.原线圈应接在学生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端 C.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就可以增大原线圈的输入电压 D.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就可以增大副线圈的输出电压 3.(7分)(2023·广州六中高二校考)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某次实验中,小唐同学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变压器。 甲 (1)(3分)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直流电源,所用电压不要超过12 V B.即使副线圈不接用电器,原线圈也不能长时间通电 C.为使接触良好,通电时应用手直接捏紧裸露的接线柱 D.为了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试测 (2)(4分)小唐同学把交流电源接在a、b两端,当Uab=12 V时,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10 V挡测量c、d两端电压,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Ucd= V。a、b两端匝数与c、d两端匝数之比是 。 A.2∶1 B.3∶1 C.4∶1 D.5∶1 考点三 变压器的基本规律 4.(2024·汕头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为某充电器的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数中AC是指直流电 B.220 V指电压最大值 C.充电器的输入端线圈匝数与输出端线圈匝数比值为20∶1 D.50 Hz说明充电时输入端电流方向1 s内变化50次 5.(2024·肇庆市高二期末)利用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为用户供电,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的电流分别为I1、I2,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P2,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分别为Φ1、Φ2。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A.U1∶U2=n1∶n2 B.I1∶I2=n1∶n2 C.P1∶P2=n1∶n2 D.Φ1∶Φ2=n1∶n2 6.如图所示,将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瞬时值u=220sin 50πt(V)的交流电源上,在副线圈两端并联接入4个规格均为“11 V 22 W”灯泡,灯泡均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8 W C.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 D.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0∶1 7.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时,输出电压( ) A.降低2 V B.增加2 V C.降低200 V D.增加200 V 8~11题每题10分,共40分 8.(多选)如图所示的元件为可将220 V降为11 V的变压器,该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有a、b、c、d四个引线,b、c引线明显比a、d引线粗。已知引线越粗能承载的电流越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d端应接入220 V交变电流 B.该变压器可以用于直流电变压 C.a、d端和b、c端线圈的匝数比为1∶20 D.a、d端和b、c端电流大小之比为1∶20 9.(2024·深圳市高二期末)电蚊拍利用高压电击网来击杀飞近的蚊虫。如图所示,将3 V直流电压通过转换器转变为正弦交变电压u=3sin 10 000πt(V),再将其加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副线圈两端接电击网,电压峰值达到2 100 V时可击杀蚊虫,正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