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初中教师 教学能力水平考核测试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一部分 教育教学实践应用 一、判断题(本题 10 小题,共 20 分) 1.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 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 2.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社会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 构课程的基础。 3.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政治性、知识性和综合性、实践性。 4.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5.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遵循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形成规律,坚持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 相统一。 6.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7.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学生。 8.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 要求。 9.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面向部分学生进行评价。 10.道德与法治命题应从课程性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三个主要维度体现考查核心素养 立意。 二、教学设计(本题 2 小题,共 15 分) “凝聚价值追求”部分教材内容 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国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 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 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 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 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 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 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 落实。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 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 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1 根据提供的教材,按照新授课(教学片段)的要求,完成 11~12 题。 11.(8 分)从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设计“构筑中国 价值”片段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简述设计意图。 12.(7 分)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与学业质 量标准的关系”,为上述片段编制一道课堂练习,写出答案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三、案例分析(本题 2 小题,共 15 分) 下面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教学片段。请 阅读后完成 13~14 题。 子议题一:共话———创新强国 材料一:1995 年党和国家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003 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 施人才强国战略;2015 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材料二:央视《面对面》太钢专访 2023 年 4 月 30 日,中国宝武太钢集团手撕钢研发团队负责人接受央视《面对面》 记者专访。以下是本次专访的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