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考点十一 北方地区 【考点解读】 知识点分布 考查内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遇到的问题 3.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悠久的文化及地表形态特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生态建设 4.北京 北京悠久的地理位置及城市职能;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城市发展 【知识点详解】 知识点一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一、黄土地、黑土地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范围: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黄河中下游各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宁夏、甘肃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2.地形 (1)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东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3)西部:黄土高原 3.气候 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河流 (1)华北地区的河流:黄河、海河等有结冰期,含沙量大,年径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有夏汛,汛期较短。 (2)东北地区的河流:黑龙江和松花江等结冰期长,有春、夏两个汛期,含沙量较小。 5.土壤 (1)黑土地:东北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产。(限制因素:热量不足) (2)黄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肥力较黑土差。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限制因素:水资源短缺)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不利条件: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冬春季易发生低温冻害。 2.耕地类型: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3.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主要农业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粮食作物 春小麦、玉米、水稻 冬小麦、玉米 冬小麦、谷子、高粱 经济作物 大豆、甜菜 棉花、花生 棉花 典型水果 苹果、柿子 苹果、梨、葡萄、柿子、枣等温带水果 4.华北平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与工业 1.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能源资源 产地 特征 石油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皆为特大型油田 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 煤 山西省的大同、阳泉、西山和平朔,陕西省的神府,河北省的开滦和峰峰,黑龙江省的鸡西、鹤岗、双鸭山等 山西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陕西榆林是中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2.工业区:东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3.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知识点二 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地处中纬度地区,东南与朝鲜相邻,东北与俄罗斯相邻 (2)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 2.地形 (1)地形类型: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2)主要的山地和平原: 东部—长白山脉 北部—小兴安岭 西部—大兴安岭 中部—东北平原 3.河流 (1)东北三省河流众多:黑龙江(中俄两国界河);鸭绿江和图们江(中朝两国界河);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辽河 (2)山河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气候 (1)气候特征: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①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 ②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山地阻挡) (2)影响: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3)东北三省雪期分布规律 ①平原地区,纬度越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