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融合遗传认为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会融合成为新的性状,即子代的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且杂合子后代中没有一定的分离比例。牵牛花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的,用红色牵牛花和白色牵牛花杂交,F1牵牛花全为粉色,F1自交得到F2中红花:白花:粉花=1:1:2.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F1牵牛花全为粉色是基因A和a融合的结果 B. 基因A和基因a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 F1粉花与F2红花杂交,子代牵牛花全为红花 D. F1粉花与白花杂交,子代粉花:白花=1:1 2. 豌豆植株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家兔的灰毛对白毛为显性。下列各实验采取的最简便的方法分别是( )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杂合子 ②鉴定一只灰毛家兔是否为杂合子 ③不断提高杂合高茎豌豆的纯合度 A. 自交、自交、自交 B. 自交、测交、自交 C. 测交、测交、自交 D. 测交、自交、测交 3. 巧妙运用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遗传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下表是有关分离定律的研究过程与假说———演绎法内容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分离定律的研究过程 假说一演绎法的内容 A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提出问题 B F1与矮茎豌豆测交,理论上后代表现为高茎:矮茎=1:1 作出假设 C 孟德尔发现F2中矮茎重新出现且高茎:矮茎=3:1 演绎推理 D 测交实验结果为87株高茎、79株矮茎 实验验证 A. A B. B C. C D. D 4. 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之后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00年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并进行证实,人们才认识到孟德尔提出的遗传理论的重要意义,并将其誉为“遗传学之父”。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表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 相对性状只有两种表现形式,如狗的黑毛与白毛 5.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亲本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过程发生在亲本植株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 B. ①和②过程都使后代呈现多样性,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C. 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个体占所有子代的1/4 D. 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9种,子代有3种表型、9种基因型 6.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某杂合腋生植株A经紫外线照射后,导致含M或m基因的花粉存在一定比例的致死现象,而雌配子正常。将植株A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Mm:mm=2:3:1,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该植物花的腋生和顶生这对相对性状中顶生为显性性状 B. F1出现该性状分离比是含基因m的花粉1/3致死导致的 C. 可以植株A为父本进行测交实验测定花粉致死比例 D. F1腋生植株随机交配,F2中顶生植株所占比例为9/100 7. 生物学家对某海岛上单一毛色的老鼠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现代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未知,已知黄色基因纯合(A1A1)致死。现将多对黄色雌雄老鼠相互交配,后代出现黄、白、黑三种颜色的老鼠;又将多对白色雌雄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