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5 年3月高考模拟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在传统人口红利式微的人口转变阶段,随着人力资本在存量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拓展,国家或地区将有望收获“第二次人口红利”,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1为1993~2023年欧盟人口增长率及其线性趋势、净移民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图。据此完成1~3题。 1.有关欧盟人口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移民总数持续增加 C.人口全球占比下降 D.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2.影响欧盟人口数量整体变化态势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信仰 B.生育政策 C.医疗保障 D.移民迁入 3.欧盟为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主要应该 A.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B.鼓励生育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延迟退休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城镇化进程(图2)加快,逐步规划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郊区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即产业和城市功能相辅相成的合理空间布局。临港新城(L)是上海产城融合的典范。据此完成4~5题。 4.阶段Ⅰ至阶段Ⅲ的要素流动变化显示郊区 A.职住失衡加剧 B.产业均衡发展 C.生态环境优化 D.生活质量提升 5.为实现产城融合,以下产业中阶段Ⅲ时期临港新城最先布局的是 A.物流 B.金融 C.造船 D.纺织 20世纪60至70年代,辽源市纺织袜业较为发达。80年代末期,该市国营祙厂效益不断下降。2000年辽源市“十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纺织袜业作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之一。辽源市东北袜业园于 2005年开工建设,园区内企业由最初的40家增至 1200余家,通过打造“七天供应链”(图3),园区完成10万双以下订单的时间较常规节省10余天。据此完成6~7题。 6.纺织袜业作为辽源市接续替代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 A.劳动力充足 B.工业基础好 C.原材料丰富 D.集聚效应好 7.东北袜业园订单完成时间缩短的主要原因是企业 A.技术更新快 B.生产成本低 C.市场销量大 D.生产链完整 白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红原县,经若尔盖县流入黄河。白河流域地处平均海拔3400'm以上的高寒地带,多年平均气温约1.19℃,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65mm,多年平均潜在蒸散发量(在充分供水条件下蒸发或蒸腾到空气中的水量)约765 mm。白河流域地势相对低洼且植被良好,沼泽密布。图4示意白河流域范围及白河流域某观测站年内水文—气象数据。据此完成8~10题。 8.影响观测站潜在蒸散发量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径流深度 C.气温 D.水域面积 9.11月至1月白河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地表径流 10.近40年该流域沼泽面积持续变小,最可能是因为 A.地壳运动 B.过度放牧 C.冻土发育 D.植被增加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图5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错断的情景,T1~T4分别为第1~4级阶地面,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校正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11~13题。 11. T4至 T1阶地形成时期,F断层经历明显间歇性错断活动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2.按照活动顺序,断层F错断阶地活动最明显的是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 次 13.至 T2 错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