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6905

第一章 第一节 静电现象(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41455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3份,第三,必修,2019,教版
    第一节 静电现象 [学习目标] 1.知道三种起电方式,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重难点)。2.知道元电荷的概念,掌握元电荷的数值。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重点)。4.会从微观的角度,结合电荷守恒定律分析三种起电方式(重点)。 一、各种起电方式 情境1:如图甲,将塑料袋剪成细长条,用手捋几下,就成了一朵塑料花。 情境2:如图乙,用手接触带电球的同学瞬间变成了“爆炸头”。 情境3:如图丙,将在头发上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易拉罐会朝气球方向滚动。 上述三种物理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都是由于物体带了电。物体带电主要有三种方式: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请对号入座,并分析三种情境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物体有能够_____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电荷的种类: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___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_____电荷。(选填“正”或“负”) 3.摩擦起电:用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作摩擦起电。 4.接触起电:带电体与不带电物体,通过电荷_____,使原来不带电物体带上电荷。 5.感应起电 (1)感应起电: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电荷。 (2)静电感应:由于受附近带电体影响而引起导体中正负电荷_____的现象。 例1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老师做的“静电章鱼”实验。已知毛皮比塑料更容易失去电子,用两张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散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后得到电子带负电 B.毛皮经塑料丝摩擦后得到质子带正电 C.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 D.塑料管和塑料丝所带的电荷量一定相等 例2 (多选)(2023·汕头市高二期末)用金属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 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头发使笔套带电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感应出的电荷是异种的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吸引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例3 如图所示,在绝缘支架上的导体A和导体B按图中方式接触放置,最初A、B都不带电,先让开关S1、S2均断开,将一个带正电小球C放置在A左侧,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靠近A后,A左端带电荷量与B右端带同种电荷 B.只闭合S1,则A左端不带电,B右端带负电 C.只闭合S2,则B右端不带电,A左端带负电 D.只闭合S2,接着移走带电小球C,最后将A、B分开,A带负电 1.感应出异种电荷 步骤 图示(以C带正电为例) ①使带电体C靠近接触的两导体A、B ②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 ③移走C,两导体A、B分别带上电性相反的电荷 2.感应出同种电荷 步骤 图示(以C带正电为例) ①使带电体C靠近接触的两导体A、B ②保持C不动,让导体A或导体B接地 ③断开接地开关,移走C,分开A、B,两导体带上电性相同的电荷 二、元电荷 1.电荷量 (1)概念:物体所带电荷数量的_____叫作电荷量,简称电量。 (2)单位:_____,简称库,符号是C。 2.电子带有最少的负电荷,质子带有最少的正电荷,它们的电量的绝对值_____。电子的电量最早是由_____通过油滴实验测定的。该实验还发现,任何油滴所带的电量都等于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_____。 3.元电荷: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_____叫作元电荷,用e表示。e=_____。 4.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量e与电子的_____之比,叫作电子的比荷。 (1)所有带电体的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2)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