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 学年(下)高三年级第五次联考 地 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具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黄河中下游地区共有 1583 个传统村落,某研究团队对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据此完成 1~3 题。 1.该团队在对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时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该区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阴坡传统村落比重大于阳坡的主要原因是 A.阳坡气温高 B.阳坡距离河流远 C.阴坡光照少 D.阴坡水土流失轻 3.从水系角度推断,该区域传统村落多分布在河流的 A.主河道附近 B.支流附近 C.源头附近 D.入海口附近 塔式光热发电是指大量定日镜跟随太阳的位置自行转动,把光准确地反射到中部集热塔上,然后通过高温熔盐储存热能并加热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与光伏发电市场的蓬勃发展相比,塔式光热发电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图 1 示意我国某地塔式光热发电站景观及定日镜工作原理。据此完成 4~6 题。 4.仅考虑资源条件,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发电站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辽东半岛 5.从日出到日落,定日镜镜面与地面的夹角 A.逐渐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保持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6.与光伏发电相比,塔式光热发电推广范围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市场远 B.技术要求高 C.发电效率低 D.占地面积广 受地壳运动影响,阿尔泰山多褶皱、断层发育。图 2 示意该山地某处地质剖面(E、F、M、N 为地层序号)。据此完成 7~8 题。 7.图示区域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弯曲一断层错位一固结成岩 B.固结成岩一褶皱弯曲—断层错位 C.断层错位一固结成岩一褶皱弯曲 D.固结成岩—断层错位一褶皱弯曲 8.甲处谷地的主要成因是 A.背斜顶部受侵蚀 B.向斜槽部堆积 C.断层处岩石被侵蚀 D.岩浆侵入冷凝 南海是热量和水汽到达中国大陆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图 3 示意 1958—2006 年南海冬季平均海表蒸发量(单位:厘米/月)的分布。据此完成 9~10 题。 9.冬季南海北部形成蒸发量高值中心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盐度 B.光照 C.气温 D.风力 10.冬季 K 海域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 B.水温受陆地的影响较大 C.冷空气南下至此湿度增加 D.寒流流经使空气湿度降低 穿透性对流是比对流层中的深对流强度更大的一种对流,其高度能够到达平流层底,生命史较短且尺度较小,对暴雨的发生、发展以及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有重要影响。图 4 示意四川盆地西部一次暴雨过程中的穿透性对流沿 29°N 的纬向垂直剖面。据此完成 11~12 题。 11.此次穿透性对流最可能发生在 A.4 月 B.6 月 D.10 月 C.8 月 12.有利于此次穿透性对流形成的大气干湿状况是 A.东干西湿 B.下干上湿 C.东湿西干 D.下湿上干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异程度,具有明显的年、月、日变化。图 5 示意 2017—2022 年南京市热岛强度的变化。据此完成 13~15 题。 13.2017—2020 年南京市热岛强度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A.郊区人口比例增大 B.城市规模缩小 C.城市常住人口减少 D.第一产业发展 14.2021 年和 2022 年南京市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