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7395

第二章 第一节 电容器与电容(课件 学案 练习,共6份)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6869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第三,必修,2019,教版,6份
    第一节 电容器与电容 第1课时 电容器与电容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电容器的主要构造。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重难点)。3.知道电容器充、放电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电路。 一、识别电容器 电容器的充放电 1752年,富兰克林利用风筝将“天电”引下来,收集到莱顿瓶中两个正对的金属板上。像莱顿瓶这种能把电荷储存起来的电学元件称为电容器,思考电容器为什么能储存电荷? 1.识别电容器 (1)电容器的组成:两个互相_____、彼此_____的导体,导体间可以填充_____。 (2)电容器的表示 在电路中,电容器用字母“_____”及电路符号“_____”表示。 (3)电容器的作用:储存_____和电场能。 (4)常见电容器,如图所示。 (5)电容器的应用 日光灯启辉器、电视机、照相机、电容式键盘、手机触摸屏中都有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放电 (1)充电、放电:使电容器两个极板带上_____,这个过程叫充电。使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_____,这个过程叫放电。 (2)从能量的角度区分充电与放电:充电是从电源获得能量储存在板间电场中,放电是把电容器中的_____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电容器的电量:_____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1)电容器只能储存同种电荷。(  ) (2)任何绝缘的物质都能作为电容器的电介质。(  ) (3)电容器带电时,两个极板只有一个板上有电荷。(  ) (4)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电路中有充电、放电电流,电路稳定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 例1 (2023·潮州市高二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对电容器进行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接1时,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开关接1时,电容器放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C.开关接2时,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D.开关接2时,电容器放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二、电容器的电容 如图所示,不同容器容纳液体的本领不同。均注入单位长度的液体,横截面积大的容器容纳液体的本领大。 同理,不同的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不同。同一电容器两板间所加电压越大,电容器容纳的电荷越多。请思考如何比较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如何用比值定义法定义这个物理量。 1.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_____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_____之比。 (2)定义式:C=_____。 (3)单位:电容的国际单位是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和_____,1 F=_____ μF=_____ pF。 (4)物理意义: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5)公式C=表明,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_____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量。 2.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 (1)击穿电压:电介质不被击穿时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电容器就会损坏。 (2)额定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电压是工作电压(或称额定电压),也是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3)额定电压比击穿电压_____。 1.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对电容器进行充电,该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当把电容器两极相接,使电容器放电,该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2.当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如何变化?带电量Q和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 例2 (2024·广州市高二月考)某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有“1.5 μF 9 V”的字样。该参数表明(  ) A.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9 V时电容才为1.5 μF B.当两端电压为4.5 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0.75 μF C.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量不超过1.5×10-6 C D.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1 V,单个极板的电荷量增加1.5×10-6 C 例3 (2023·江门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降低到36 V,关于该电容器,下列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