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8018

第三单元运算律高频(知识梳理+拔高训练)一-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培优检测卷(人教版)

日期:2025-04-0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351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学年,人教,检测,培优,学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运算律(知识梳理+拔高训练)一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若干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4.加法结合律经常与加法交换律一起使用,这样可以使几个数相加时,能凑成整十、整百、整 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5.在一个连加算式中,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相加,可以使计算简便。 6.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7.加法结合律的重要标志是小括号的使用。 8.在一个连加算式中,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相加,可以使计算简便。 9.在连减运算中,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10.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知识点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1)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3)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乘法结合律 (1)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c) (2)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时,有时会同时用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 + b)×c=a×c + 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被减数和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用字母表示为:(a - b)×c=a×c - b×c。 3.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1)乘法的简便算法: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25(或125),可考虑将另一个因数分解成4×( )或8×( ),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可将其分解成10±( )、100±( )、1000±( ) ……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拔高训练 一、填空题(共20分) 1.(2分)观察如图的竖式,在这个竖式计算过程中运用了( )律,用横式表示下边的竖式是( )。 2.(2分)某品牌雪糕(如图),5支装一盒,8盒装一箱。妈妈买了一箱,共重( )千克。需要支付( )元。 3.(2分)四(1)班共30人,这学期每人新买了一套校服,其中上衣每件55元,裤子每条45元,全班买校服一共花了( )元。 4.(2分)在口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34×口+56×口=810成立,口里应填( )。 5.(2分)淘气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数字按键“6”不灵了,他可以转化成( )也能计算出结果。 6.(2分)在计算25×44时可以运用( )律将算式写成25×40+25×4;也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将算式写成( )进行简算。 7.(2分)塔云山位居镇安县城西约20千米处,是秦岭山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塔云山游客中心5月共购进了25箱消毒液,每箱装11盒,每盒装4瓶。塔云山游客中心5月共购进了( )瓶消毒液。 8.(2分)小马虎把12×(A+4)错算成12×A+4,计算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 9.(2分)聪聪在解决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时,在纸上写了156×6+156×40,他可能在解决算式( ),我是这样想的:( )。 10.(2分)74-(34-19)=74-34+19,观察这个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仿照算式,再写出一个这样的算式:( )。 二、判断题(共10分) 11.4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