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4 环境保护 与国家安全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采取多项强有力措施,以实现“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你是否已切身感受到当地“蓝天白云”的天数明显增多?说说我国为逐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采取了哪些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新课导入 北京天安门上空的蓝天白云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素养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中国环境政策保护体系,说明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八大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分析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措施及成效。(综合思维) 3.结合中国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一、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 (1)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状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现状 1983年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 ;而后又确立了 “ ”“谁污染,谁治理”和“ ”三大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1.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 中国环境保护徽标 环境压力 基本国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强化环境管理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是指在环境未遭受破坏之前,采取各种 手段和措施,防止环境问题产生和恶化,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 、保护人体健康、保证社会物质财富持续增长的范围之内。防治结合是指立足于 的同时,对已发生的环境问题 。 2.三大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预防性 生态平衡 预防 积极治理 (2)谁污染,谁治理 明确污染者的环境 ,即由污染产生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必须由 承担和补偿,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 和 ,促使排污者积极釆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并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 治理责任 污染者 责任感 紧迫感 (3)强化环境管理 我国现有的许多环境问题是由于 造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通过强化 的环境治理责任,扭转以牺牲 为代价、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倾向,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问题。 2.三大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管理不善 政府和企业 环境 手段 环境管理是指通过多种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 和 而开展的 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环境目标 规划 保护环境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教育手段 技术手段 制度; “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 4.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 三同时 排污收费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 限期治理 污染集中控制 (2)意义: 国家通过制定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以国家强制力等保证实施和贯彻执行,从而在法治轨道上 了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为实现 安全乃至 安全保驾护航。 5.环境保护政策的意义 (1)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规范 环境 国家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参与防治环境污染行动是公民的社会责任。 ( ) ②“三同时”制度能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 ( ) ③“谁污染,谁治理”目的是惩治污染企业,使其关停。 ( ) ④由于水体有自净能力,对污染水体企业无需承担责任。 ( ) ⑤污染企业缴纳的费用主要用于治理环境污染。 ( ) 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 ) × × √ 【判一判】 √ √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其他开发建设活动,事先进行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