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8418

第二章 第四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391633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3份,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
    第四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 [分值:60分] 1~6题每题5分,共30分 考点一 液体的表面张力 1.(2023·广东省阶段练习)“白露暖秋色,月明清漏中”,描写的是我国古代诗人对露珠的观察和感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对露珠形成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表面层的分子之间互相吸引 B.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表面层的分子之间互相排斥 C.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表面层的分子之间互相排斥 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表面层的分子之间互相吸引 2.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缝衣针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重力与水的浮力平衡的结果 B.小木块能够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与其重力平衡的结果 C.露珠表面的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内部的水分子之间的距离 D.小昆虫在水面上自由往来而不陷入水中是液体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3.如图所示,金属框内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将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下列选项图中的 (  ) 考点二 浸润、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4.(多选)关于液体的浸润(不浸润)现象与毛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浸润和不浸润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 B.如果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则在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附着层内,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都上升 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会发生毛细现象 5.(多选)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中时,液面又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若固体A和毛细管B都很干净,则 (  ) A.固体A和毛细管B可能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B.固体A和毛细管B一定不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毛细管B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 D.图乙是液体对毛细管B的浸润现象 6.(多选)下列情况属于毛细现象的是 (  ) A.墨水瓶被打翻了,用粉笔可以把墨水吸干 B.洗头的时候,头发聚在一起 C.植物根部的养分,能升到植物的上部 D.自来水笔灌墨水时,把皮管按几下,墨水就被吸到皮管里去了 7~10题每题6分,共24分 7.(2023·湛江市期末)如图甲是吹肥皂泡的场景,在图乙玻璃杯内注入肥皂水,把用铁丝做成的圆环放进玻璃杯中,沾满肥皂水后取出,可以吹出肥皂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肥皂水不浸润玻璃杯壁 B.肥皂泡表面张力方向和其表面垂直 C.肥皂泡呈球状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D.肥皂泡表面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8.(多选)(2024·汕头市期末)自2013年航天员王亚平首次太空开讲,10年来中国航天员已开展了5次精彩绝伦的太空授课,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发展成就惠及全世界青少年。其中“水”相关实验占太空授课中实验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空授课时,水球几乎呈完美的球状,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B.水球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分子引力 C.太空授课时,浸润液体在玻璃试管中上升的现象是毛细现象 D.如果改用不浸润的塑料笔芯插入水中,也能观察到水面在笔芯内上升的现象 9.喷雾型防水剂是现在市场上广泛销售的特殊防水剂。如图所示,其原理是喷剂在玻璃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形成类似于荷叶外表的效果。水滴以椭球形分布在表面,故无法停留在玻璃上。从而在遇到雨水的时候,雨水会自然流走,保持视野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滴呈椭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与重力无关 B.图中的下半部分玻璃和水滴发生了浸润现象 C.水滴与玻璃表面接触的那层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的水分子间距大 D.图中水滴表面层内的分子比水滴内部的分子密集 10.将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毛细管插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里,现象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