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8522

2025年中考复习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647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中考,复习,语文,九年级,上册
  • cover
2025年中考复习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唐宗宋祖,稍逊fēnɡ sāo( )。 (2)百花的guān miǎn( )你戴着。 (3)这样看来,花香鸟语,cǎo zhǎnɡ yīnɡ fēi(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xiù shǒu pánɡ guān( )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 坟暮 勃发 千里冰封 B.深沉 黎明 海峡 山舞银蛇 C.喉咙 慢游 轻灵 风流人物 D.激怒 温柔 沉醉 江山多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将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别人。 B.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就漫游了大江南北。 C.电影《战狼2》,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D.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为文明古国标志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几千年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删去“几千年”) B.有关部门对大家提出的建议积极采纳,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把“积极采纳”和“认真研究”调换位置) C.通过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航空知识,增强了国防意识。(删去“通过”或者“使”) D.这次的“朗读者”活动主要是为了构成朗读爱好者与朗诵专家交流的平台。(把“构成”改为“打通”)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6.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___,也许才配得上一个民族的母亲河的称号。 ①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 ②那种席卷天地的气势 ③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 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7.根据提示,用诗词原句填空。 (1)俱往矣,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_____?” (3)我爱这土地》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8.名著阅读 给艾青诗歌《刈草的孩子》做一个批注。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9.某校九年级一班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共建书香社会”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语文老师指导下,根据2021—2023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个图,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图1、图2各得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 (2)结合材料,就纸质图书阅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的两点计划。 我认为纸质图书阅读可能会_____,我的计划:①_____;②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0. 本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情和景? 11. 请你说说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