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通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 一、从繁荣到危机(1929-1933年)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3月开始) 欧洲、西亚、非洲 东亚、太平洋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当时的美国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摘编自刘绪贻、李存训 《美国通史》 全世界最高标准的生活 相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机 车水马龙 材料1: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越来越多的财富聚集到少数人的手中,5%的人掌握了美国30%以上的财富, 绝大多数家庭挣扎在温饱线上或者连温饱水平都达不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2: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生产太多了,卖不出去。 1、经济危机的原因? ▼购买力严重不足,生产过剩 ▼贫富差距大 1、经济危机的原因? (1)直接原因-- 生产过剩与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 供大于求 工人失业 购买力下降 企业无法收回成本 企业停产 价格下降 材料3: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汽车、 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 ▼ 分期付款膨胀 加剧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股票投机猖獗 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民众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购票投机活动。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美国钢铁公司是重工业的龙头企业,当年只卖出了产能的19.1%。因为美国机车公司不需要太多的钢材。20世纪20年代,美国机车公司已达到平均售出600台机车的水平,但在1932年只售出了1台。 --《光荣与梦想》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景象。在这段股票牛市的后期,乐观演变为疯狂,......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 ――秦义虎《会融的历史》 开始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黑色星期四 2、经济危机开始标志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 ▼ 银行遭到挤兑 失业者排长队领取救济金和食品 美国人流落街头,变卖家产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穷人艰难度日 倒牛奶 资本家销毁咖啡 资本家为保证商品价格,不惜销毁大量商品 金融业:股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