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思维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CONTENTS contents 目录 科学思维的含义 01 科学思维的特征 02 认同科学的思维。 政治认同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明确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能够用科学的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科学精神 使用科学的思维,学会遵纪守法。 法治意识 PART 02 核心素养 用科学的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公共参与 必备知识 科学思维的含义;科学思维的特征。 关键能力 明确科学思维的含义;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 学习目标 德国数学家高斯,从小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他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学生从1+2+3…一直加到100为止。他想这道题足够这帮学生算半天的。 出乎意料,刚过了一会儿。小高斯就举起手来,说他算完了。老师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确。老师惊诧不已。问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 你遇到问题时能不能想出奇妙的解决方法? 高斯说,他先把1和100相加,得到101,再把2和99相加,也得101,最后50和51相加,也得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结果当然就是5050了 PART 04 科学思维的含义 01 ●从思维的角度,谈谈你对新发展理念科学性的理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 相互替代。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的战略指引,有利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辩证思维 战略思维 系统思维 逻辑思维 系历史思维 ⑴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臆造的,不是形而上学思维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应该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 ⑵新发展理念是运用整体的和动态的辩证思维方式,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等看待我国社会发展问题而得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1.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 ★什么是科学思维? “如何思维比思维什么更为重要。”人人都有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这里所说的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1.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2.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2.科学思维的含义 小男孩:“爸爸,这个楼真漂亮!我喜欢这里,我们为什么不住这里呢?” 爸爸:“这个房子很贵,你要好好学习。只有书读得好,才能住进这样漂亮的高楼!” 小男孩:“噢,这样啊,爸爸我知道,你以前一定没好好学习!” 思考:上述对话给我们什么感觉,有何启示?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适用性 《隋书·律历志》载:“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肭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肭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早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就推算出圆周率的值介于3.141592 6和3.141 592 7之间,并提出圆周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