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 1、经历从问题开始思考,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过程。(重点) 2、通过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实践并体验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掌握这一策略的基本特点和运用过程。(难点)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知道了每种服装的价格。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你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 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提示:要使剩下的钱最多,用去的就必须最少;反之,要使剩下的钱最少,用去的钱就必须最多。 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1)一共用去多少元? (2)剩下多少元? 答:最多剩下85元。 130+85=215(元) 300-215=85(元) 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找回的钱=付出的钱-用去的钱 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24×3=72(元) 100-72=28(元) 答:最少找回28元。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小 结 从问题开始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1、分析题意。 2、从问题入手,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正确解答。 知识点1 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数量关系式: 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缺少的条件: 梨树每行的棵数 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数量关系式: 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缺少的条件: 乒乓球每袋的个数 2、李庄小学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下。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什么? 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一共有多少人。 也可以先算从总人数中去掉篮球组还剩多少人。 22+35=57(人) 81-57=24(人) 81-22=59(人) 59-35=24(人) 24人 安安准备用自己存下来的50元零花钱购买学习用品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们,若购买如图所示的三种学习用品(每种都要买),她怎么买能正好把钱花完? 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从这些方案中选择符合题意的。 钢笔 文具盒 笔记本 总钱数 9×2=18(元) 8×1=8(元) 4×6=24(元) 18+8+24=50(元) 9×2=18(元) 8×2=16(元) 4×4=16(元) 18+16+16=50(元) 9×2=18(元) 8×3=24(元) 4×2=8(元) 18+24+8=50(元) 答:买2支钢笔、1个文具盒和6本笔记本,或2支钢笔、2个文具盒和4本笔记本,或2支钢笔、3个文具盒和2本笔记本能正好把钱花完。 课堂小结 同学们,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