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9259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523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次月,答案,试卷,语文,第一
    江都区初中阶段练习(2025.03)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27分) 1.结合语境,完成下面题目。(10分) 同学们,我们一路成长,领悟了努力的要决,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回望过去,我们经历挫折,不曾怯懦。历经风雨,不曾惆怅。中考在即,你是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还是正常作息、顺其自然?是舟行海上乘风破浪,还是鱼跃龙门逆流而上?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我们唯有风雨兼程,方能在顺境时坦然自若,在逆境时【甲】即使历经千百次挫折,仍然毫不屈服。【乙】我们只要有肯拼搏、能吃苦,必将翱翔苍穹! 给加点字注音:怯懦( ▲ )(1分) 指出画破浪线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___▲___”应改成“___▲____”(2分) (3)下列短语结构与“收获真情”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 道阻且长 B. 乘风破浪 C.鱼跃龙门 D.经历挫折 (4)请选出最适合替换【甲】处划线部分的成语。( ▲ ) (2分) A.坚持不懈 B.殚精竭虑 C.百折不挠 D.胸有成竹 (5)文中【乙】处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 2.细读下列对名人名作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编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曹刿勇于进谏,提出作战必须“取信于民”的观点。 B. 小说《溜索》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一次溜索的经历,让读者置身于怒江大峡谷中,全文尽显马帮汉子们的的英雄本色。 C. 郭沫若的《屈原》中象征手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洞庭湖、东海象征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其坚定的信念;风、雷、电象征反动势力。 D.舒婷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体现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3. 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诗句。(9分) 主题 诗文 出处 离别之情 ①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思古之情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 ③只见草萧疏,_____▲_____,至今遗恨迷烟处。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孤独之悲 ④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家国之思 ⑤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⑥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信念之光 ⑦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⑧_____▲_____,梦中行采薇。 《别云间》 《南安军》 报国之志 ⑨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4.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更是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5分) 任务一: 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内容,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1分)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____▲_____ 任务二: 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2分) 作品:《孔乙己》《变色龙》 示例一:一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背影》) 示例二:四处泪光,终悟深沉父爱。(《背影》) 拟写:_____▲_____ 任务三: 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