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9677

14 驿路梨花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26319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驿路,梨花,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受到古今众多文人墨客的推崇,古往今来描写梨花的诗句很多,白居易的“梨花一枝春带雨”、苏轼的“梨花淡白柳深清”、辛弃疾的“只在梨花风雨处”、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等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哀牢山的那片美丽的梨花林,走进乡村,发现美好。 新课导入 驿路梨花 ———遇见梨花,发现美好 学 习 目 标 1.速读课文,抓住记叙要素,感知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精妙。 3.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4.悟读课文,学习梨花精神。 彭荆风(1929年-2018年),江西 萍乡人。1929年出生,只读过两年初中,后辍学。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创作形式丰富,涵盖小说、纪实文学、文学评论、电影文学剧本等。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 作者简介 《驿路梨花》一文是作者在粉碎“四人帮”后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作者从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三十多年间,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经见过的那深岭里的小茅屋,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人。想起这些, 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预习检测 湖南卫视准备拍摄“走进乡村,发现美好”微电影,同学们将在老师带领下走进西南哀牢山瑶族村落,参与拍摄。 【拍摄剧本】《驿路梨花》 【拍摄道具】小茅屋———旅馆 【拍摄项目】寻找最美代言人 构思最优小剧情 探访最佳取景地 命名茅屋传承美 情景任务 我饱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折磨之苦后,情不自禁地想抒发我对以往在云南边地与朴实、纯洁的少数民族诚挚相处时的思念,对美好未来的呼唤!我只想发现和传播生活中的美,这就是我为何要写驿路梨花。 ———彭荆风 出现次序 人物 发生了什么事 做好事的原因/目的 时间 1 “我”和老余 被收留, 修葺小茅屋 受到哈尼姑娘的感动 第二天早上 (十年后) 2 瑶族 老人 被收留,送粮食 修葺小茅屋 诚实守信 方便路人 前一天晚上 (十年后) 3 梨花 妹妹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 姐姐的接班人 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4 解放军 盖小茅屋 向雷锋同志学习 十多年前 5 梨花 照料小茅屋 被解放军战士感动了 茅屋盖好后 —出嫁前 1.略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 他们分别与小茅屋发生过什么故事 【任务一】:寻找最美代言人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梨花妹妹 解放军 姐姐梨花 2.谁是最美代言人? 【提示】谁是小茅屋的主人,谁就是今天的主角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 【任务二】:构思最优小剧情 【剧情设计】 1.结合茅屋建设过程,梳理时间顺序;2.按照文章故事发展情节,拟出写作顺序 3.比较这两种剧本,哪种拍摄效果好呢? 人物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 梨花 时间 顺序 文章 顺序 5 4 3 1 2 1 2 3 4 5 ①修建 ③接替 ⑤修葺 ②照料 ④送米 平铺直叙、波澜不惊 解放军 梨花 姑娘 哈尼小姑娘 瑶族老人 “我”和老余 时间顺序 三次悬念 两次误会 ①这是什么人 的房子呢 ②到底谁是房 子的主人呢 ③解放军为 什么盖房子 ①误会老人是主人 老人说自己 也是过路人 ②误会小姑娘是主人 小姑娘说房子 是解放军盖的 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我”和老余 瑶族 老人 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 梨花 姑娘 文章顺序 【点拨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