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9706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816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二框内容。承接上一框对人文精神内涵的阐述,旨在引导学生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教材先阐述中华人文精神在历史上发挥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白其重要性。再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从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两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弘扬人文精神的路径,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传承责任感,提升政治认同、道德修养等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成长为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践行者。 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理性思维有限但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对中华人文精神有一定感知。他们自我意识觉醒,有表现欲,渴望在课堂讨论、活动中展现对人文精神理解。但因知识经验不足,理解抽象概念存在困难,如理解“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思想时,难以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而且他们易受外界影响,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难以坚定传承人文精神信念,需教师引导辨析,激发其传承热情,增强文化自信。 三、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 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优秀品质。 责任意识:明确将中华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理念的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播放《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来丁丁》的视频,思考来丁丁同学为什么如此热爱诗词。 教师过渡:来丁丁立志做一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小传承者和传播者。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立数千年不倒的精神支撑,有其独特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新审视、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人文精神,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之传承弘扬下去,使民族的精神之魂永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新课讲授 1.中华人文精神发挥的作用 展示屈原的作品及相关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2“生活观察” ,思考并讨论: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体会屈原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分享自己看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及观后感,如《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 教师总结: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3上面的“探究与分享” ,让学生列举知道的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相和”的故事等 。 开展小组讨论:结合以上讨论,说说今天我们应如何促进社会和谐?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①表现: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②现实要求: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2)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安排学生阅读教材P63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查找“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分组讨论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学习,如吴增阳勤奋刻苦、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