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9788

18《文言文二则》 课件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16377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言文二则,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训练目标 18 文言文二则 第1课时 第2课时 二篇,二首。 劝学 第1课时 劝 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新课导入 囊萤夜读 《晋书·车胤传》 《晋书》:唐代房玄龄等撰。一百三十卷。纪传体晋代史。修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至二十年间。修撰者凡二十一人。本书史料甚备,博采杂著,多记异闻。 语文百宝箱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初读课文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qín /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初读课文 ɡōnɡ yān / / / / 我会写 初读课文 囊 萤 恭 勤 博 贫 不是“小” 不要漏写点 初读课文 囊 nánɡ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合理布局,避免拥挤。秃宝盖写得宽一些,各部件写紧凑。 上中下 一 初读课文 恭 ɡōnɡ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下部分是“心”的变体,不是“小”,最后两点是左右点,不是上下点。 上下 初读课文 勤 qín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书写时左部略高,右部略低;左部最后一笔“提”与右部“竖撇”要穿插避让。 左右 力 品读课文 借助课文注释、插图,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思考:在少年时代,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品读课文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用口袋装 萤火虫 通晓,明白 肃敬 勤勉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品读课文 教材图片中的“书”为什么是竹子做的? 晋朝的时候纸张还没有普及,多数的书都是用竹简做的。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句意: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 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 从总体上介绍车胤的勤奋学习,博学多才。 品读课文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句意:曾经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 品读课文 通过具体的事例———囊萤夜读,讲车胤是怎样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的。 品读课文 少年时代的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少年时代的车胤家境贫寒,但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想象车胤“囊萤夜读”是怎样一幅情景,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在萤火虫昏暗的光亮下,车胤忍受着天气的酷热、蚊虫的叮咬,手不释卷,经常读书到深夜…… 品读课文 “囊萤夜读”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 品读课文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理解文言文呢? 品读课文 ①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如“恭勤” “通”“练囊”等,也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来理解;②可以将一些字组成词语来理解,如“贫”字可以组词“贫穷”来理解;③利用已知和生活经验来理解,如“萤火”。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练囊盛萤 以夜继日 结果 努力学习 自强不息 原因 结构梳理 《囊萤夜读》讲的是车胤在夏天的夜晚利用萤火虫的微光代替油灯勤学苦读,最终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人。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传说李白小时候学习并不认真,十分贪玩,是什么事改变了他呢?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第2课时 铁杵成针 《方舆胜览·眉州》 作品简介 《方舆胜览》:南宋地理总志。祝穆撰。七十卷。略于建置沿革、疆域道里,而详于名胜古迹、诗赋序记,尤重视“四六”一门。于各地风土习俗,采摭丰富,为记载南宋地理的重要著作。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初读课文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